面對教會矛盾議題
 聆聽對方和而不同


2875 期(2019 年 9 月 2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來社會事件引起的撕裂蔓延至教會,不同政見的信徒在教會應如何溝通討論?由環球天道傳基協會、天道書樓、環球聖經公會合辦的「教會中的矛盾~檸檬薏米水『和而不同』」講座已於九月九日舉行,由中國神學研究院雷競業教授主講,臨床心理學家譚日新博士回應,約有三百五十人參加。

  雷競業教授直言,今日教會領袖談及政治議題感困難,既怕離地,又怕失去下一代,更不能從上而下去談,他慨嘆:「今日有言論的自由,卻沒有沈默的自由。」他認為,政治生活與宗教生活千絲萬縷,但作為教牧的責任不是改變他人政見,而是培養成熟的基督徒,能夠明白和尊重對方不同立場,能時刻自省。

  兩代香港人價值觀的差異造成嚴重代溝,雷教授分析指兩代人均是從恐懼出發,第二代香港人於戰後成長,經歷香港由漁村演變成國際大城市,自覺今日香港的成就是自己努力而來,恐懼失去一切;第四代香港人則於九十年代出生,見證中國大國崛起,本地樓價不斷攀升,政府對雙普選等應許落空,害怕被權勢壓制,失去自由。

  他又認為,兩代人溝通出現問題不只是政治立場,更是成長過程產生不同人生看法,如「罷課」否定了上一代人的深層價值,他們認為有機會應努力讀書,不應做破壞前途的事。此外,他指雙方的言論亦誇大其詞,一方說成香港經濟倒退會變回漁村似的,另一方說成希特拉政權治港似的,他提醒事情並非兩極化,而是有程度之分。

  面對不同意見的人,雷教授提醒要對別人和對自己尊重,學習聆聽,不要代任何人做決定,若然家中有不同意見的兒子,不要直接責罵他,反要為他祈禱,並表達擔心被逮捕或傷害到他人。「自己亦要學習安靜,不要長期看新聞台,有些時候要脫離,相信神掌管世界。」他提醒要留空間等候和接納,與人談論時要和平坦誠,努力和克制。

  他最後以羅馬書十三章提醒,順服掌權只適用於罰惡賞善的政權,「神給予政府罰惡賞善的使命,當政府不是如此,在神面前已失去角色。如果政府是罰善賞惡,支持只會變成助紂為虐。」他着會眾先思考今日香港政府是否不公義、程度如何?並指判斷涉及個人詮釋和經驗,但仍應多讀不同資訊助判斷。

  理解整全福音 再思合一重要

  譚日新博士則從心理角度看基督徒面對政治爭拗與出路。他指,基督徒在政治中的取態、參與以及與信仰的結合程度都盡有不同,而基督徒之間的溝通亦不一定要常與信仰有關,如談論日常生活和工作,政治交流只是其中一種。他提醒與立場不同的人討論,容易造成衝突,「很多時情況不是愈辯愈明,而是自覺掌握真相,希望改變對方。」惟政治核心信念的形成是長期累積,難以短期改變。

  他續分析近日社會衝突過程的心理,雙方通過有利於己的媒體宣傳作心理戰、爭取民眾支持,為求達成目的,過程敵我分明,甚至出現非人化過程,而將暴力合理化,結果雙方衝突不斷升級。他提醒處理信息時應多加判斷,「我們值得思考和檢視衝突中的態度和信念,是否認為自己的想法是絕對正確,懷疑對方用心不良,很多陰謀論。」他提醒每個人能夠承受的壓力不同,看新聞後各人有不同情緒反應,如煩躁、驚恐、傷心,有些人更不敢到事發地,至此應適可而止,考慮做多些舒緩的事情。

  他又言,基督徒有多重身分和責任,思考到信仰與政治時,可回想所屬教會對整全福音的理解、立場及取向,並再思教會相聚的原因及合一的重要性,「哪些方面可以和而不同?政治分歧是否凌駕信仰一切?」他指縱然追求不同陣營的理想價值,仍可以分享溝通,因為認同感受不代表認同其行為和信念,又以傳道書三章一至八節作結提醒信仰羣體:「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