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士巴利道四十一號


2838 期(2019 年 1 月 13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九龍半島南邊尖端的西側,有一座小丘。英國佔治九龍半島不久,就在這個山丘上設置炮台,名為「九龍西一號炮台」。炮台後來轉作「水警總部」,現時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在這古蹟旁邊,梳士巴利道四十一號,YMCA OF HONG KONG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亦矗立快到一百年了。

  產業革命於十八世紀中期、大約一七六零年代在英國首先興起,促成大英帝國的全球霸業。然而世情急速演變,同時亦令英國本土社會產生嚴峻的難題。當年教會人士敏於時勢,創設了多項城市宣教運動,積極修護社會的缺漏。其中 Young Men's Christian Association(基督教青年會)在一八四四年正式成立。

  青年會運動能夠對應社會情景,扶立青年步向積極人生,這因此深受歡迎,急速擴展;十年之間已經走出英國,席捲歐洲和北美。香港的青年會在一九零一年正式成立。那時英國剛強租「新界」,中華帝國剛發生義和團事件,滿清皇朝正步向滅亡。

  香港社會華洋雜處,青年會為了更有效地服務,於是設立英語部及中文部兩個部門分工。不久鑑於華洋兩批對象的需要並不相同,兩者的人數以至工作量更是差異巨大;因此兩個部門在一九零八年分家,成為兩個獨立運作的青年會機構。中文部演進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英語部演進為YMCA of Hong Kong(香港基督教青年會),以前俗稱「西青」,現時正式採用「港青」作為中文簡稱。

  尖沙嘴梳士巴利道四十一號是 YMCA of Hong Kong「港青」的總部,名為 The Salisbury (梳士巴利會所);原初的大樓在一九二二年建成。會所位置的一側是水警總部,另一側是華貴的頂級酒店。會所位於兩者之間,對比強烈,相映成趣,正好突顯青年會與民眾同行的宗旨。現時的大樓在一九九二年完成重建。

  由舊日俗稱「西青」進而現時正式定位「港青」,「香港基督教青年會」(YMCA of Hong Kong)強調自己屬於香港;多年來機構已經跨越語文的分界,服務全港市民。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