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文社六十週年社慶
 仍要談中國神學麼?


2804 期(2018 年 5 月 2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為探討今日處境,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香港中文大學基督教研究中心已於五月五日合辦「今天我們仍要談中國神學麼?」六十週年社慶座談會。

  李景雄牧師為宗文社首任華人社長,他回顧過去在社中參與多項寫作、研究和會議,並從五四運動的研究推演今日作回應。他認為香港在當下處境依然在尋找新社會秩序,與其規模討論政治、經濟、社會理論,倒不如環繞「Power」一字討論權力、權威、維權和主權等;並繼續探討 「身分認同」問題,以及進一步追踪尖端科技與人文、心靈、人類文明核心價值的關連。他認為今日仍要談中國神學,但所觸及的處境及範疇,是跨文化、跨學科、跨宗教、跨國界的,「不可能只有一個答案,卻有多元化、多面向的回應並實行。」

  崇基學院神學院榮休院長、宗文社前社長盧龍光牧師提醒,聖經絕非從天而降,而是歷史處境下的產物,文本結合了當時處境,透過文化和後人令它保持生命力,因此信徒讀經時不能離開文本和處境。他坦言今日中國的論述非常複雜且政治性,如面對禁止十八歲以下人士進入教堂、拆十字架等處境;香港處境則面對多元化、差異化和對立化等問題。他強調,若不着重處境去讀經,就會失去生命力,但若處境高於文本而令聖經失去過去的權威則成危機,「聖經要在公共領域去討論,因為我們的處境不是單在教會中,更是整個世界。」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景風》主編賴品超教授則指神學與宗教對話,當中兩種關係包括,嘗試為宗教對話尋找神學基礎及透過宗教對話進行神學。他強調宗教對話不是硬套基督教的思想到其他宗教上,而是開闊視野,尋求彼此轉化,共同貢獻社會的可能,如透過對「拯救」的看法,發現多向可能,包括生命靈性、政治解放、生態和諧等,幫助教會打破靈與肉二分,實踐信仰。其推動的宗教對話多連結到社會議題,特別是透過耶儒對話關注生命倫理、環保、人權等問題。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講師、宗文社副社長王曉靜博士直言,今日的中國信徒對於基督教中國化抱着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人期望基督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亦有人認為教會必須反對基督教中國化。她指二十世紀中國基督教本色化運動,本着當時在地的處境,尋求基督教與自己所生活的時代及土地實在的關聯性,並指向更為宏觀與普世的目標。因此今日我們應問所構建的中國或香港教會與普世教會的關係;所談的神學與我們教會的關係;神學建構可以做甚麼;誰的中國化或在地化;誰的神學四個方面。她總結說,上帝接納我們,同時希望我們更新世界成更像基督的樣式。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學術主任、研究員林子淳博士認為神學與處境相緊扣,因此出於社會不同的政治認同會有不同結果,如近年有書籍講及一國兩制的神學反思、和諧神學,也有書籍講及抗爭靈性、傘後討論。他指,「我們」是誰,是一個身分認同的問題,在當下處境年輕一輩會覺得本色神學需要進入社會,所以公共神學、政治神學近年大行其道;內地則關注農民工遷徙如何成為基督徒、老闆基督徒等,「方式已在,但填入變數才會實際產生作用。」

  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助理教授、宗文社董事郭偉聯教授強調,談處境不能忽視政治,六十年前宗文社成立之初,香港教會是難民教會,處於無望的狀態,宗文社作「橋」的角色,開展六宗教對話、中港互動等,放下對峙,尋找社會共善的可能;他續言今日年輕一代覺得失落了自己的地方,成為遺民的狀態,「六十年後又回到對峙的原點,下一步該如何呢?」他認同今日的對談不單要跨宗教,更要跨專業,在政治強權底下,需要指出其社會參照(social referencing)的不足,並提供基督教可以補充之處,努力尋索神學對社會的貢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婚姻這回事】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誰明宣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