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屆培靈奮興大會
 念上帝國度戰勝靈慾之爭


2778 期(2017 年 11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第六屆使命商道論壇「信心的跳躍──青年社創,跨代同行」已於十一月四日舉行,有約二百人參加。大會同時於浸會大學校園舉行為期三日的首屆「跨堂會.支持社企展銷同樂日」,有約三十間社企在場內進行展銷。

  當日除了主題演講外,亦有多個工作坊深入探討議題,其中「神學、經濟及社創反思」工作坊由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助理教授郭偉聯博士及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助理教授葉漢浩博士主講。郭偉聯博士指,社會創新是尋找資本主義社會以外的生活,不是革命,而是漸進式的改革,尋找有效切合社會目標的新意念,並且指向「共善」,例如公平貿易、復原性公義(restorative justice)、寧養護理等。他認為,社會創新不是推動政策,而是由小做起,例如推出「光房」後漸漸影響政策,變成社會性,惟最大困難是今日教會與社區的互動不足。

  他強調創新需要先看得見社會的需要,繼而賦權(empower)弱勢羣體,增加民眾的滿足及社會參與,成為政治能量。他不諱言,教會需要重新思考救恩觀,「阻礙我們創新,很有可能是出於對救恩的看法,特別是福音派。」他續言,救恩是上帝在創造與終末之間的完整心意,其創造諭令仍然生效,是要人管理大地,今日出現管理困難是因失卻了召命的覺醒,沒有思考下一代的需要,看到問題時沒有想到修正方法,「信徒對今世,對未來,對世界,對周圍的人都需要有很重的倫理責任,正如保羅沒有廢除上帝命令,仍然去愛。」

  「聖靈自由的結果就是愛人如己,當我們有聖靈就會想到共善,如何有更好生活,會以不同方法去愛人如己。」他希望教會思考成聖教導是否過於薄弱,因今日教會缺乏賦權,卻多了敵我情緒,他認為若從聖靈論看年輕人,不濟時更應有責任賦權他們,「繼續創新是因為仍有盼望,絕望時不會失望才會堅持創新。」

  葉漢浩博士自言過去擔任關懷貧窮學校義務校長時,深感受到當中的誘惑,善事可以帶來自利,直言:「當我們做善事時,可能為善帶來阻礙。」他指,信徒的靈性大部分時間被社會價值觀「操練」,這與經濟相關,受其背後不公義的制度所影響。

  他續引述馬太福音十九章十六至二十二節「好事與誡命」,羅馬極大的貧富懸殊,貧窮人受到制度壓迫,大量土地和資源被壟斷,欠缺上流機會。當時只有有錢人才做「好事」,例如,貧窮人會自發互助組成羣體「Collegia」,後來發展到有錢人贊助,政治人物因而利用他們與當權者對抗。羅馬世界的「好事」成為政治操控的一部分,於是經文中耶穌挑戰當時的好事觀,反駁少年人既想透過做「好事」得到政治力量,卻又想着得永生。

  葉漢浩博士指,在資本主義下信徒同樣面對「好事」的危機,例如一次性物資捐贈、參觀性探訪、漠不關心,甚至視而不見等等。他指,靈性轉化才是核心,社創、社企、扶貧等都不是應否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與為何做的問題,因為愛鄰如己就是信徒的召命,耶穌真正的挑戰是如何對待善事。他補充指,奴僕的靈性是基督徒生命應有的樣式,信徒無法逃避資本世界,但要知道自己活在危機中,其中的張力成為提醒。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