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浪潮席捲教會
 教會信徒如何自處?


2732 期(2017 年 1 月 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資本主義全球一體化下,教會和信徒無可避免受世俗化影響,應運而生的就是帶「消費主義」色彩的宗教現象─教會視會眾為消費者,服務如商品般推銷,會眾則把教會當成滿足自己的工具。當我們不自覺在「消費」信仰時,作為信徒有否追本溯源,回到聖經去反思教會的本質,以對抗一波又一波的世俗浪潮?

  談及教會消費主義現象,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范晉豪牧師慨嘆這情況十分可悲,認為香港人身處經濟主導、運用工具和理性的社會,人與人的關係變成了「需求與供應」,部分會眾有消費者心態,看待牧師如同僱工,利用教會滿足自己屬靈或實際需要。同樣地,教牧思考不同策略吸引人返教會,如單純只為招攬更多人,很容易把牧會當成一盤生意,不自覺將營運公司的方法套進教會。

  「宗教之所以吸引,是因為人對上帝有興趣。以各式各樣的東西作招徠,只是為信仰包裝一張吸引的花紙,但人們最關心仍是盒內的禮物──上帝主耶穌本身。」他又指,教會是上帝在世的管家,哥林多前書提到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忠心」,只要在服侍過程裏忠於上帝的託付,他們已是忠心的管家,未必一定以數量化或消費文化作衡量「成功」的標準。「見證上帝永遠在於人與衪的關係,以及能否在行為上彰顯基督。」要解決教會消費主義問題,他認為須有真誠分享的團契生命,教會應像耶穌昔日與門徒同行生活一樣,彼此在上帝的愛中受感動。

  世俗思潮侵蝕教會

  福音文化中心會長李健安博士早前出席REM舉辦的神學講座,以「教會麥當勞化」為題,進一步闡釋教會如何受社會思潮影響。上文提及的消費主義正是「教會麥當勞化」其中一項特質,他指麥當勞整條生產線均按既定簡易程序進行,無須太多練習,且消費者口味決定一切,顧客喜歡甚麼便提供甚麼。他認為教會也有相似情況發生,只要有懂音樂的會友,便能創作歌曲帶領敬拜;會友渴望得到的,教會都盡量給予等等。「『要甚麼有甚麼』反映了教會今天的現象,事實上應由具正統神學背景的領袖決定會友的需要,而不是會眾告訴牧師自己需要甚麼。」此外,產品簡單化同樣是麥當勞特質之一,菜單全掛在牆壁上,又不鼓勵員工作任何既定程序外的思考。他以此引伸,教會的牧養同樣趨向簡單和重複,沒有太多的神學思考和教義,由於希望會眾容易明白,故避免因討論深奧的神學而傷腦筋。

  可見教會的經營哲學深受時下文化影響,有教會認為必須改變才可吸引更多年輕人,最普遍就是選擇流行詩歌敬拜,「當你以為選短詩能得着年輕人,這其實是一把兩刃劍,另一邊卻失去了喜歡聖詩的會眾,你如何知道那些聖詩不是上帝想要的?」教會詩歌風格只是其中一個例子,李博士真正想帶出的是世俗思潮已侵蝕教會,一些教牧認為不管用甚麼方法,只要教會人數增加就好,於是不自覺追隨潮流和大眾所關注的事,最終令教會失去獨立性。

  以上帝角度看事物

  范晉豪牧師解釋,世俗化思潮源自對抗中世紀教會權力的意識形態,即人的發展可在教會真理以外找到立錐之地,因此現今不論在社會、經濟、民生的發展裏,宗教已變成一種私人感受或意見。「就如有人喜歡吃西餐,這是個人喜好,世俗主義背後的精神就是將宗教邊陲在一個私人領域中。」所以他認為,抗衡世俗化就是要戴上「基督的眼鏡」去觀察各種事物,讓人知道宗教不是沈悶和了無生氣,反而能提供新的角度去了解事情。

  有言,短歌或流行詩歌等是世俗化的表現,他對此不作評論,惟強調每個宗派表達對上帝真誠的方法均有不同,敬拜也並非一定只能用管風琴,「很多教會誤會選流行詩歌才可吸引人,或用世人喜歡的東西包裝信仰就可行。」他重申,信仰吸引人之處在於耶穌基督本身,而非各式各樣的方法,但抗衡世俗化不代表一成不變,相反教會可活潑地用現代的方法去回應問題,重點是以上帝角度、基督耶穌的心懷去看現今發生的事。

  教會是為他人而活

  世俗化帶來的消費和現實主義,令信徒錯誤理解教會的本質,那麼教會存在的目的是甚麼?范牧師直言,教會本質從來都是耶穌呼召的一羣門徒,要求這羣體對衪忠心和在世上適切見證衪,就像復活的基督臨在一樣。他引述神學家潘霍華的說法,指耶穌就是「The Man for the others」(為他人而活),既然教會本質是要活出基督的樣式,即教會也要學像衪服侍有需要的人,不應變成「Members Only」(會員制),只着重市場主導或吸引多少人返教會。「巴別塔要塔頂通天,為的是歌頌和榮耀自己,相反教會是要服務他者,完全投入參與在世界中,讓任何人在教會服侍中與基督合一。」 

  針對世俗主義,聖公會諸聖座堂早前舉行「Give and Get物品交換市集」,鼓勵教友將家裏過剩或少用的東西與坊眾分享,無分價格只看需要,彼此在同一平台上交換物件。「世俗化或資本主義精神強調,只要賺到錢就可無所不用其極,所以不斷鼓勵消費,不理會財富不均和公義問題,結果忘記了人可以互相分享擁有的東西。」他坦言,這些活動與傳統教會福傳不同,某程度上是彰顯耶穌「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如果人只看自己的成敗得失,只會愈來愈功利,多些用上帝眼光看身邊人需要,生命將更壯闊,也可超越世俗主義中的事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