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全球性的人的哲學》


2650 期(2015 年 6 月 7 日)
◎ 經典看人生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重要的是,不要單單去抗議罪惡;今日實在有太多罪惡,以致每一個人都一定找到抗議的理由。但想像一下,假若沒有種族的問題,沒有越戰。你要怎樣過你的生活?我相信我們必須察覺到,雖然抗議是必要的,但抗議卻不是唯一的人性的活動,而我認為刻不容緩的,是年輕的一代要思考他們可以在哪裏找到一個指涉人生的立腳點,一個值得投身的方向。⋯⋯我們必須不要懼怕去面對我們作為人存在的靈性問題。」

  艾力佛洛姆,《一個全球性的人的哲學》

  「今日實在有太多罪惡,以致每一個人都一定找到抗議的理由。」

  這確實是一語中的。面對不公不義,造反有理、抗爭無罪。但想像一下,假若沒有伊斯蘭國、沒有地產霸權、沒有政改爭議,我們又要怎樣過我們的生活?當然,「有所不為」在某個程度上亦必然折射了「有所為」。佛洛姆的意思是,減除那些人們除之而後快的負面因素後,幸福並非必然。

  為了人性不被泯滅、公義不被權力吞噬、個人不被壓縮為只懂消費的無名公眾,抗議確實是必要的。「但抗議卻不是唯一的人性活動」。沒有正面的憧憬,抗爭或許只會帶來另一種迷失。

  耶穌在馬太福音說了一個比喻:污鬼離了人身,就在無水之地徘徊,尋求安歇之處,卻尋不着。於是回到先前出來的地方,看見裏面空閒,打掃乾淨,修飾好了,便去另帶七個比自己更惡的鬼來,都進去住在那裏。那人末後的景況比先前更不好了。這邪惡的世代也要如此。(太十二43-35)

  佛洛姆認為刻不容緩的,「是年輕的一代要思考他們可以在哪裏找到一個指涉人生的立腳點,一個值得投身的方向」。這個立足點不但強調主觀、個人的資本主義社會無法提供,就是只懂組織教條、擴張領土的宗教團體恐怕亦無能為力。重要的是去選擇一些「在人性意義上引向更大活力的價值」,面對我們作為人存在的靈性問題。其餘的,都不過是隔靴搔癢而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