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0 期(2015 年 3 月 29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工委會」成立初期,以宣教機構自稱,卻不拉人入教,沒有向工人直接佈道,在開始事工時,只感到工人對教會未有信任,而教會活動模式和工人生活習慣也格格不入,亦未建立有工人神學基礎,未能有適切勞工的福音可以向工人宣講,因此當時工委會重點乃為工人爭取公義,對工委會來說這也是一個傳福音的方法,期望能在工友中取得信任,在工作環境中作出見證。
「信耶穌是甚麼一回事?」卻不經意地在工人中被追問。某次勞工課程結束後,有一羣為數約七十人的工人,決心留在一起成立工人團契,上帝及耶穌的名字成為小組的話題,工委會才決定直接把福音傳給工人,於是舉辦了一個為期二天的福音營,營內有唱歌、講道、小組研經及崇拜等,營會後有工人願意決志信耶穌和有工人願意了解基督教信仰。之後成立查經班,並且完成一本以書信形式解釋及介紹基督教給工友的「給志強的信」的小冊子。和一套由三十六段經文組成的「耶穌的一生」嘗試從工人的角度來描述耶穌。
期間,馮煒文不停思索如何向工人傳福音,他不斷撰文,在工委會出版的刊物「福音與勞工」中發表,更談到向工人傳福音的十要點,指出向工人就要做工人,要設身處地,站在對象的一邊,才能明白他們的需要;要清楚知道福音是甚麼,不要加插人的傳統和其他社會價值;為要使他們的經歷與福音相關連,應該從他們的經歷開始,要尊重他們的經歷,要接受他們的身分,呼召他們進入新生命,成為基督的門徒,跟隨耶穌基督。在談到「罪」的問題時,馮煒文更提出被罪者(sinned-against)的觀念去看待結構性的罪惡,在認識制度罪惡過程中能認識個人的罪惡,從而悔改和跟從主,因為工人是罪人,也是被罪者。向工人傳福音,就是與工人團結,共同為公義和尊嚴奮鬥。向工人傳福音更是教會的使命,但不是現有教會佈道工作的延續,是要突破文化,突破階級的傳道運動,是要把福音從中產階層中帶到工人階層裏,在那裏建立工人基督徒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