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的愛


2625 期(2014 年 12 月 14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台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在他的新書中寫木棉花,令我想起香港女作家小思女士那個木棉樹的故事。

  話說四十多年前小思女士剛執教鞭,一次上課的時候看見教室窗外有棵木棉樹,突然心有靈犀的對學生說,你們長大後要像棵木棉樹,挺直胸膛,枝枝向上,不屈不撓的迎向人生的風風雨雨。小思女士憶述往後已忘記了這回事,誰料三十多年後突然有一位中年男士找她,說昔日就是班中一個學生,聽了這個故事後暗暗立志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後來雖因家窮輟學,但老師所說木棉樹的故事一直縈繞心中,所以從沒停止奮鬥,結果書沒機會唸好,事業卻有所成,而且最寶貴的,是自己從沒有行差踏錯。

  木棉樹的特色是筆直向上,永不低頭;木棉花的特色是單純堅毅,爆開時更是棉絮四散,像把生命的祝福傳到四周,懂得用木棉樹的比喻來勉勵兒女,鼓舞他們積極進取,永不糟蹋上天所𧶽的潛能和機會。

  每天的親子時間,順手拈來的講些勵志的小故事,或者從周遭的環境擷取靈感,給孩子一些鼓勵和提醒。雖然沒有人保證父母所說的話何時見效,但只要是由心發出,一定不會白說,孩子總有一天會明白。

  教養兒童最需要的正是這份孜孜不倦的愛。今天的老師和父母都很忙,未必有閒情看到窗外的木棉樹,即或看到了,也未必懂得用來作比喻教孩子做人。而且教導孩子很需要耐性,你看小思女士的教學成果,不是學年終結就見到增值的效益,往往要經過五年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讓所教的沈澱、內化,才在適當的時候開花結果。

  聖經《傳道書》有一段說話,老師和父母必須牢記:「早晨要撒你的種,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為你不知道那一樣發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兩樣都好。」(傳十一6)對小孩子,本着一份堅持的愛心,就像農夫勤於播種,也許有風有雨,但只要種子不止息的撒下,到了時候必有收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