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徒訓練塑造人品
 差遣宣教繁殖倍增


2551 期(2013 年 7 月 1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世界華福聯絡中心香港區委會主辦之「成全使命.重尋路向」牧養研討大會—門徒整全訓練與教會健康成長已於七月八日舉行,有逾八十位同工出席。

  世界華人福音事工聯絡中心總幹事陳世欽牧師透過視像分享他曾走訪逾三十個國家,訪問不同背景的人關於今天華人教會確切需要甚麼時,結果得到同一答案:「門徒訓練/事工」,他相信門訓能從牧養出發延伸至普世宣教,從生命宣教走進跨越宣教,活出基督,也就是門徒生活的目標。

  新加坡聖約播道會資深牧師曾金發牧師(Rev. Edmund Chan)透過視像分享,重申門徒訓練的重要性。他直言門徒訓練是耶穌的命令,是教會的使命,但今日教會卻不太活像耶穌。他指出今日教會普遍問題是有太多的活動、太少義工、缺少屬靈牧養、領袖不團結以及沒有明確的方向,而這些的問題都能從門訓中解決。他提出栽培門徒的體系,包括建立相同理念的人品(person)、目標(purpose)、過程(process)及成果(product),而門訓的最終目標是教會差派更多人出去,培訓更多門徒。

  福樂神學院教牧學博士、前新加坡聖約播道會中文部主任牧師林茂安牧師代表曾金發牧師來港出席是次研討大會,他深入解釋聖約播道會塑造門徒教會的模式。該模式稱之為「ACK( “A Certain Kind”)」,中譯為「某確類」,他解釋是指有確定的共識,某程度有共同相似地方,但細節未必相同,他比喻解釋:「一個人的外型不一定要相似,但內在的基因是相同。ACK的基因就是屬靈基因,在塑造過程中幫助門徒發現真我,重建塑造基督形像。」

  「ACK的重點並非傳遞架構運作,而是基因。我們鼓勵培育教友的深度,達至屬靈的寬度。」他分享ACK的架構前強調說,架構包括禱告、見證或外展、敬拜、培訓、小組羣體,對於未信者會透過突破營改變他們成為門徒,然後透過門徒培訓、事奉見證、禱告,逐步讓他們成長,最後由小組差遣出去,以達至門徒「繁殖倍增」。

  透過架構運作,門徒在目標明確的環境下得到生命的改變,學像耶穌,然後影響他人生命,活出「價值根」,即教會所認同和存在的價值,包括神的話語所建立的真理基石、共同敬拜神的羣體生命、行神旨意的盡忠管家、神所賜的智慧得以平衡處理、聖靈塑造。林牧師指有了「價值根」便會建立「價值果」,等於好的樹會結好的果一樣,「價值果」就是一個虔誠正直、作鹽作光的基督門徒。他總結說:「John Stott(約翰·斯托得)曾說信徒的生命就是要學像耶穌基督,所以我們的焦點是傳遞的是一個人品。」

  香港浸信會主任牧師楊柏滿認為:「門徒訓練不是一套材料,而是一種生活方式。與神關係是最基礎、最重要,大過於我們做甚麼出來。」他分享從柳樹溪教會(Willow Creek)多年的調查中得到的學習,參與教會活動不等於靈命成長,成長指標最高的5%教會都是由塑造門徒的領袖來領導。令他擬定教會的方向,由基礎門訓開始,然後鼓勵參與不同事奉、建立生命成長小組作焦點門訓,最後把門徒推向以神為中心的目標,但他相信沒有一套模式能適用於所有教會。

  播道會恩福堂牧師陳志豪分享該教會的門訓模式,希望平衡門徒的靈命、學習和服侍三方面,教會將首一至兩年定為扎根期,採取高引導低培訓策略;然後兩至三年茁壯期,採取高引導高培訓策略;往後三年為事奉期,採取低引導高參與策略;最後為倍增期,放手讓接棒人做。他坦言事奉期不可或缺:「有些門徒平時很乖,但一到事奉期就與人衝突。我們又發現不少教會的領袖都沒有團契生活、沒有上主日學,所以堅持領袖必須由組長擔任。」

  青年會會牧陳如炳認為門徒應從慕道開始,並且要讓門徒人數持續增長,所以青少年羣體是重要一層。他鼓勵教會不要從事與教會無關的活動,因為教會的人力、資源和決心都是有限的,他分享策略是從一間中學帶領二、三十位同級學生到教會,說:「學生的聯繫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是驚人的,他們有朋友、父母、祖父母。」他舉例曾有三十位同學到教會,最後有十八位留下,但其中一位同學最後帶朋友組成二十人的籃球小組,結果留下教會的人更多。

  是次研討大會全日舉行,下午由籌委成員帶領參加者分組回應及討論,最後由林茂安牧師、陳黔開牧師、陳如炳牧師、李鴻標牧師、曾錫華牧師主持聯席研討,與參加者一同從理念走向實踐,回應本地教會門訓需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