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就是治療室


2343 期(2009 年 7 月 19 日)
◎ 專題 ◎ 詩想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看到有很多信徒心靈上帶著創傷還未得到適當的治療,我心裡感到很著緊和痛心,很多信徒有很好的才華和資質,只是因為過往曾經所受過的心靈創傷而導致生活和靈性都很乏力,因而未能把本身上帝的恩賜發揮,實在感到扎心、可惜。

  在教會當中,很多信徒都是帶著心靈創傷、或是因罪而來的綑綁來到,他們渴望在教會當中尋得醫治和釋放,期盼在神的同在下,把自己的創傷交出來,去給神撫摸醫治。可是,我曾經在教會內,聽過有牧者或組長等人,勸告信徒不要期望教會可以給他們作醫治,所持論據就是教會不是專業人士、不是醫生、不是社會福利機構,他們勸告信徒如要尋求醫治,必須往外面的專業去尋找,或是有甚麼缺乏的,必不能期望在教會內得到他們所需要的(無論是心靈的安慰,或是實質的供應)。

  我心裡懷著一個信念和盼望,希望更多教會能夠放下固有的觀念,相信教會在主耶穌基督裡,能夠帶來無窮的醫治能力。耶穌曾說過:「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九12)主耶穌在世的時候,去觸摸醫治有病需要醫治的人(路九11),無論是肉體的病、心靈的病、靈性上的病,耶穌都一一把他們醫治過來。所以我相信,由耶穌基督為首的教會,是可以有醫治功效的教會。既然教會是醫治的群體,那麼我們得思想以下問題:

一、教會願不願意對受傷的信徒作出醫治?

  如果教會願意對受傷的信徒作出醫治,那麼首先是要接納受傷的人,要相信神必會透過教會的醫治群體去對受傷的弟兄姊妹作出醫治,其次也要相信在神裡面,資源是源源不絕的,因為神復活的大能,釋放出無限的能力供給有需要的人,祂的鞭傷,我們得醫治(賽五十三5);祂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能夠使我們心靈和肉體疾病得醫治(註1)。只要我們本著相信神的信心,我們就可以不須懼怕教會資源是否短缺的問題,從而可以讓弟兄姊妹無擔憂地近前來,放心在神家裡被主耶穌基督無限的能力所醫治。

二、誰才是有病需要被醫治?

  無論是心靈受傷的、靈裡缺乏的、犯罪的,都需要被醫治。心靈受傷的人來到教會尋求心靈安慰和醫治,我們要相信是正確的,因為耶穌也醫治心靈受傷的人。(路七37-50)「憂傷痛悔的心,你(神)必不輕看。」(詩五十一17)他們因著過往的受傷經歷,導致不容易被治癒,可能他們也有往外面尋找專業人士的治療,但若果效果不理想,或是專業的心理治療不能帶給受傷者心靈裡所渴望的真實需要,他們選擇來到教會,尋求神的大能和同在,相信這方法是正確不過的。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便應該對他們開放,讓他們能夠進到主耶穌基督的跟前來,在主的無限大能當中,容讓他們支取所需要的一切,而且教會也要提供受傷者出路和盼望,他們所需要的,就是在盼望當中去尋求醫治和實踐改變。

  靈裡缺乏的也是一樣,有些信徒因靈裡缺乏,所以產生了自控能力薄弱,容易犯罪,也會容易離開神。不願再返教會、不願讀經禱告、屢次被罪所勝,就是一個例子。我們面對這樣的信徒,要知道他們需要的不是責備,不是紀律處分三次之後就趕他們出堂會。而是要對他們接納,接納的意思,不是認同他們所犯的罪,而是要「明白」和「瞭解」他們被罪所勝的原因,再從那些原因當中去作禱告、認罪、悔改和醫治,求神在當中介入,透過屬靈的群體去醫治、支持和鼓勵。這樣才能把信徒從罪當中挽回,把他們從缺乏當中給予充足的供應。

  

三、教會如何醫治心靈受傷的信徒?

  如果我們都認同教會是醫治的群體,我們便須要「接納」任何的病人,他們有缺乏的,我們就去供給,從而真心相信教會的資源是來自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因此,我們接下來就是要問:「如何去醫治?」教會當中可能沒有太多專業輔導員、醫生、屬靈專業導師,但我們既作為醫治的群體,我們又應如何去對患者作出醫治呢?

  方法並不複雜,就是用「群體醫治」方法,當一個心靈受傷的人來到教會,教會可以安排一個醫治小組給他,讓他在這個小組當中完完全全做一個「被醫治」的角色。雖然很多人也許會以為一個群體或小組裡是要「互相」支持、「互相」醫治,但是我們得要體會到,一個已經受了傷、傷口還在流血的人,根本就沒有能力去作出任何形式的「付出」,如果在該群體或小組內同樣有很多渴求需要被支持、被醫治、被關顧、被愛的人在這裡,那麼這個群體很快就會耗盡而崩潰,需要被醫治的人因為沒有能力付出,反過來自己也得不到醫治,這對於受傷者是絕對無意義的。

  所以,如要建立一個健康醫治的群體或小組,就必需要保證被醫治的人在該群體或小組內得到他們所需要的供應,不要強求他在這小組內付出甚麼,直至他完完全全在主內得到徹底的治癒,才再站起來,去作別人的醫治者。

  簡單說,同一個人,在這個醫治小組裡可以作醫治者的角色,在另外一個醫治小組裡,可以作被醫治的角色,但同一個人不會有雙重身分在同一小組內。這樣的醫治與被醫治,就能更有果效,而受助者則可在適當的小組當中去盡量吸取支援和養分,然後在另一個小組盡情去供給有需要的人。如果可以,便一層疊一層的方式,去把整間教會的所有小組都連絡起來,小組之間就能夠提供支援。

  一個醫治的群體或小組,就是一個能夠作出「深交」的小組,是要對受傷者無條件地接納,揭開心靈黑暗時給予足夠的安慰,付上足夠的時間去作聆聽,也提供正確的盼望和指導,讓受傷者能夠在一群不斷供給的人群當中去盡情吸取他們所需要的營養,無論是他們所渴望的心靈安慰、對罪的鞭策、反醒的機會、悔改的力量、傾訴等等,醫治小組都能提供足夠的供應和時間,因為這些資源,全是來自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大力。

  我心裡有個盼望,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實現,就如《承載生命的深交—受傷者的希望》一書中,作者所講的:「我很有負擔叫醫治心靈的工作在自然的群體重新建立。我想見到有一日,有掙扎的人轉向教會的群體尋求所需的幫助—並得到幫助。(註2)」教會的門正是為著「貧窮」的人開敞,只要憑著信心而來,必定能夠得到飽足。「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路六21)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註1:宣道會信仰第八條;雅五14

  註2:《承載生命的深交—受傷者的希望》克萊布.艾倫德著,梁偉民譯 p.121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專題】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