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粉與車大炮


2261 期(2007 年 12 月 23 日)
◎ 時事透析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沙河粉」與「車大炮」有甚麼關聯?沙河粉是廣東人喜愛進食,源自廣州沙河鎮著名之粉條,而車大炮則是廣東話「講大話」之通俗稱謂。這可算為一個智力的問題,讓讀者從各方面的關係中來看看兩者的相關。

  兩者的關係都與香港鐵路相關。兩鐵合併後,地鐵廣告燈箱出現了一幅多人吃沙河粉的廣告,賣點則是由沙田、西灣河及粉嶺三個站名,每站取一字組成之沙河粉。根據此原則,另一可能就是由車公廟、大圍及炮台山三個站名組成之車大炮。廣告人為甚麼選取沙河粉而不選取車大炮,相信是與推銷對象的接納性有關:兩者都能引起注意,但對象會對沙河粉有正面意識,引發共鳴,接受影響、採取行動來乘搭火車地鐵。這也是一般人所說的「觀點與角度」。

  「觀點與角度」是指看事物的觀點、取向、定位、印象及立場。首先選取了某一觀點,再由此觀點來排列各種「事實」,繼而努力推銷此觀點來取得最多的認同,最後肯定此觀點便是真理。學術界對真理的探討如是,醫學界對新療法也是如此,神學的建立更是如此。好的努力是各提理據、反覆驗證、再下定論。不好的努力是選取適合的材料,略過不利論點的材料。

  倘若除去反覆驗證步驟,便成為推銷觀點的手法。廣告界便常用此手法來促銷產品。例如多少天多少錢便能減去多少公斤及多少公分厚度,真的是語不驚人誓不休。政界亦未嘗不是如此?正如坊間所言,「謊言說上千遍便成真理」。電台峰煙節目亦難免如此,表面是以一公開平台來聆聽市民意見,最後的結果則是由主持人主導,打從選取課題,搜集資料,對聽眾問題之認同或對質,來造成一個輿論。主持人若真的「客觀」,便不能擦出火花,提昇收聽率了。

  近日教會界的新聞是某網上報刊是否與某異端有關聯,目前一般輿論已形成,但此輿論應否經驗進一步考證?這在乎讀者的智慧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