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


2225 期(2007 年 4 月 15 日)
◎ 情理互動 ◎ 陳孟賢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多少襟懷言不盡,寫向蠻箋曲調中,此情千萬重。」—晏殊

  讀了立中兄上一期文章〈心靈的程式〉,心中有一種很強烈「敬的感覺」。先不說內容,立中兄的文章,倒是非常清晰地表達了他的為人,特別是「誠」。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對立中兄的印象:做人很誠懇,不論是對自己或是對別人。記得十多年前在香港的時候,有一次我倆一起去一個書展,那時候立中兄已經出版了不少關於信仰掙扎和信仰反省的書,在他的讀者群當中,已經建立了一種「誠實面對人生、誠實面對信仰」的作者風格;在那次書展裡,他的一位讀者碰見他,手上還有他的書,便請他在書上簽名。即時那位讀者也向他訴說生命中的困境,立中兄的反應很平靜,既沒有教訓的口吻,也沒有諂媚的說話(而這兩種態度卻是作家們很容易有的:若不是自以為了不起,高高在上地教訓別人,便是扮演平易近人,討好群眾,以鞏固自己的支持者;這兩種態度,亦是政客們常有的)。立中兄只是不亢不卑地跟那位讀者傾談,我在旁觀看,心裡喝采,覺得立中兄所表現的是一個誠懇的人格。

  上期立中兄的文章,也是給我這樣的感覺。他所主張的:「當我打開自己的心靈,嘗試去分享幾件於自己真實的感觸、掙扎或領受,就在那一刻,深淵與深淵響應,作者/講者與讀者/聽者的心靈是緊扣著的。」這種想法,就是一種「誠者無敵」的信念。無論我贊成不贊成這種信念,或質疑它究竟有多大的普遍性?我也不能懷疑立中兄是非常這樣相信的,而且他是十年如一日地身體力行這種信念。而我也覺得,實踐這個信念,是很可敬的。

  雖然,在理性上,我們仍然可以懷疑「誠者無敵」這個信念。正如我們亦可以問「那最個人的,往往也是最普遍的」(立中兄引用蕭伯納的說法)究竟有甚麼根據?事實上,很多非常個人的關注,並不是別人所關心的(其實不少牧師講道,都嘗試分享自己的經歷、見證,但也不見得一定引起聽者的共鳴)。狂熱地宣講「自己真實的感觸、掙扎或領受」,也不保證這些感觸、領受是正確的或是對別人有益的。例如,希特拉誠懇地宣講對民族復興的感觸,卻引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災難;毛澤東熱切地要求改造幾千年來中國的面貌,則帶來了階級鬥爭、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浩劫。在這個意義上說,當一個作者∕講者「企圖去找出所有需要的最大公約數」,倒也不是一個很壞的企圖,因為這代表了嘗試認識讀者∕聽者,以調校自己的寫作或講道,而不是單單依賴自己主觀的感觸、掙扎或領受。這種客觀和主觀的平衡,亦就是學術工作的基本原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每週新書】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