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肯定復和使命


2192 期(2006 年 8 月 27 日)
◎ 交流點 ◎ 胡志偉(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期,因著日本首相於戰敗日參拜靖國神社,再次帶來國家與南韓人民的強烈反應。現今,在國際政治關係中,正瀰漫不同形式的「破壞性衝突」(destructive conflicts)。美國九一一,英國近期液體炸彈企圖襲機事件、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之間戰爭,正表明當今政治、經濟與族群之間矛盾和仇恨在惡化。當暴力合理化為某些長期受欺壓群體的訴求,兩極化的「非友即敵」,「你死我活」似乎更為可行了 !

  「復和」作為教會的使命,不是輕率地忘卻過往,認為「忘記就等同寬恕」;我們需要作的,就是肯定「命名」(naming)與「記念」罪行。那些聲稱「不作追究」,要向前看,要寬恕體諒的論述,根本就是逃避痛苦的廉價恩典。按著聖經真理的「復和」,就是要發掘真相的歷程,受害者(或群體)不迴避痛苦的過往,分辨出誰(或哪群人)為加害者,探究背後的因由,才能為有關罪行作出正確的「命名」。

  南非的「復和」經驗,值得華人社群借鏡。「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一九九六年成立,委員共十七人,用了兩年搜集受害者的證供,為的是使加害者悔悟後,予以免責,同時對受害者予以賠償和復權。南非的復和精神,不是「忘掉過往,主動寬恕」,用意不在於懲罰或復仇,乃是促進族群之間的和解。正如「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主席杜圖主教所說 :「不釐清過去的真相,不能進入新時代,惟有這樣才能建立新的社會,閉口不談過去的罪過,不能達成真正的和解。」

  日本著名作家三浦綾子,曾於一九八二年這樣寫 :「我們庶民做夢也沒想到戰爭是某些人謀利的手段。倘若那時有人說戰爭是不對的,那人才是地地道道的愛國者。雖然寥寥無幾,確實也有過那樣的人。但是那些人只因為說過國家所做的事是不對的,就被抓去坐牢,受嚴刑拷打,甚至死於獄中。他們是真正的愛國者。認為國家做的事樣樣都對的人,他們愛護的不是國家,而是他們自己。倘若第二次大戰的時候,全體日本人都拒絕打仗,就不會遭受原子彈轟炸,也不至於死去幾百萬人。不,其他國家也不會有更多的人被殺死。總之,那些知道日本所犯下的罪行的人們,該是把侵略說成是侵略,將戰敗說成是戰敗。」

  面對不公義事件,無論是中日國際之間、國內政府與人民之間,甚至教會圈子,人性確實有意地逃避,不肯誠實面對,怕開罪別人。復和之道,就是基督徒有勇氣,打破與別人分隔的障礙,學習聆聽,尊重異見,促進對話。我們要堅強反對軍國主義,但不是憎恨日本人,不是散播「反日情緒」。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專題專訪】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