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處現代土耳其西南的老底嘉古城,在新約時代,她的道路網四通八達,古城最主要的一條道路,西面名以弗所門,城東名敘利亞門,是一條把東西連接起來的運輸大道。因為交通便利,引發商貿活動頻繁,既是銀行及錢幣兌換中心,亦有高水平的工業生產,所出產的黑羊毛和毛織製品,屬於帝國的頂級商品;當地的一所醫院,更因為眼科而聞名於世。
由於附近是溫泉勝地,建設了十分先進的輸水基建,把泉水引入城中。古城的陶瓷水管網絡,把附近一冷一熱水源,輸送到市中心的浴場,如今徒步在古城遺址四處走動,不難發現這些輸水系統的蹤影。老底嘉大道及市中心建築,還有依山坡而建的大劇場,足以重組當年的繁華景象,儼然是一幅熙來攘往,物質生活豐富,消閑及娛樂產業亦相當蓬勃的富有大城市。
啟示錄留下了基督對老底嘉教會的責備。冷熱兼備的泉水、富甲一方的金融業務、頂級的製衣業、先進的眼科醫療和眼藥,這些老底嘉人皆引以為傲的業績,卻原來是她的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肇因。真正的富足和美好,其實在基督那裏,所以基督呼喚她,要到祂那裏買火煉的金子、白衣和眼藥。
在追求明媚春光,生活豐足的氛圍下,歷史風雲色變,如今老底嘉只成為一個龐大的遺跡。要是我們用心透視自己生活的城市、職場和教會,是否會驚訝基督對老底嘉教會說,祂正站在教會的門外叩門⋯⋯原來當我們在職場打拼之際,可能不經意地把主拒於門外,若果在職場長期如此,就難免有一天教會也被同化,即使基督已在門外,卻懵然不知。
基督向老底嘉教會發出邀請:「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裏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老底嘉走在一條自以為富足發財的道路,被這世界弄瞎了眼睛,不辨清自己貧窮、瞎眼的本相,發財不一定可以立品,以基督為中心才是職場之道,我們又當如何選擇?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伴我同行哀傷時】
【城市心靈】
【墓園先賢故事】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生活迴響】
【生活點滴】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專號】
【追蹤教堂街】
【道在井旁】
【飄零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