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45 期(2024 年 12 月 1 日)
◎ 窮遊世界學無窮 ◎ 趙煥明
▲很多難民母親帶着孩子一直滯留在貝卡山谷的非正式帳篷定居點。
▲宣明會為難民提供清潔食水,建造衛生所,供如廁及淋浴。
大部分住在貝卡山谷(Bekaa Valley)的敘利亞難民都是擠在農田上的ITS(Informal Tented Settlement,非正式帳篷定居點)。農民把空置的耕地出租,難民用木板、防水膠布、帳幕等物料,蓋起臨時住所。難民愈來愈多,農田上的臨時房子也愈來愈多。農田耕地突然變成住所,幾千人擠擁在一起,社區衛生設施欠奉。宣明會其中一項工作是為難民提供清潔食水,建造衛生所,供如廁及淋浴,並運走垃圾。
「我不能再住下去,我不能留在這難民營鬼地方!」清潔衛生講座後,一位二十四歲年輕母親留下聊天,情緒像突然失控的大聲說着,「你們帶我走吧,我去甚麼地方都可以,去非洲也可以……我不想留在難民營,我不想回敘利亞,我想離開阿拉伯世界……。」她雙手抱着頭哭起來。她困在ITS已經4年了,有兩個孩子。
很多難民期望可以去美國或歐洲,一年一年的等待,漸漸明白,這是不會實現的空想。
另一位母親請我們見見她十五歲的女兒。「我女兒需要一些動力,她常常白天睡覺,晚上才起來,她沒有朋友……」母親十分憂心。
7年多前,內戰開始不久,她們逃離敘利亞,女兒那時才八歲。她們以為過了夏天,戰爭便會結束,便可以回家。但戰事沒完沒了,已經7年多。她們搬了很多次,「每個ITS社區都有問題,愈多人愈多問題,大家為使用設施爭吵,閒言閒語不絕,打架也常常發生。」
女兒說:「我的朋友都在敘利亞,我們一起返學,很開心。現在,我開始忘記學校的模樣,忘記朋友的面貌,我漸漸忘記敘利亞了。」她很懷念過去。
「這裏找不到新朋友嗎?」
「不多。我很少外出,媽媽覺得不安全。我多留在帳篷內,用手機上網睇不同東西、睇劇集等……白天和黑夜,對我都是一樣的。」
「你有夢想嗎?」
「我以前想過做醫生,但現在想做明星,拍電影。」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教關愛心行動】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專號】
【讀者投稿】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