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教會文化 應對躺平現象


3144 期(2024 年 11 月 24 日)
◎ 教會觸覺 ◎ 陳明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不論中外,「躺平」(Goblin Mode)被視為近來的社會現象,其潛台詞是:我不想再努力了!為何教會亦同樣出現此消極的態度,對目標和成就缺乏興趣,甚至對於事奉缺乏動力和熱情?

  「躺平」其中一個主因是集體的心態疲倦,這疲乏感可追溯至近二十年科技的急速發展。直覺上,我們認為科技令社會步伐加快,效率提高,人可以更休閒生活;但實際上,科技卻使人面對的壓力和挑戰有增無減。誠如茱蒂.威吉曼(Judy Wajcman)在《縮時社會──奪回遭科技控制的快轉人生》一書所指:科技的進步,並沒有節省時間,反而是人們失去時間的節奏及主權⋯⋯例如下班後,仍在家不斷處理公務,除此以外,手遊/消費網站亦佔據了很多心靈空間,消費玩樂變成生活日常。難怪在廿年前(資訊科技仍未如現今的狀況),唐慕華(Marva Dawn)就早已警告:科技環境開始不當地在我們生命中佔據主要位置,並束縛着我們⋯⋯註1。外國亦有不少研究指出,手機的用量與出現抑鬱的情況成正向關係。心靈長期被束縛及被負面情緒籠罩,豈有動力作出改變?

  當社會整體缺乏動力,在教會內的生態亦惡化此現象。一方面,網絡文化助長着漫罵的聲音,教會/堂會往往是被抨擊的對象(這類的批評很多時是來自教內的)。多做多罵,少做少罵,不做不罵的氛圍,信徒惟有明哲保身,寧願在事奉中抽身。另一方面,面對移民潮及資源減少下,熱心事奉的,更要力撐眼前的局面,身兼多職,同時又要面對負面批評,事奉者難免產生負面情緒,覺得事奉已失去意義。

  當然,躺平亦是對現代社會及教會的控訴,人們對於「高大空」的口號嗤之以鼻。同時,亦拒絕將教會的福音工作,視為一條生產線,以工廠的方式進行分工及合作。信徒卻期望教會可以支持其個人召命,而非個別的兄姊成為一顆使命螺絲釘,去滿足集體的目標。換言之,不是兄姊個人失去動力,而是不願意將力量投放在教會生活之中。

  要應對躺平的現象,我們不宜一面倒對兄姊採取批判,或扣帽子認定某些兄姊是躲懶或是罪。筆者認為牧養的重點應先了解當代兄姊的難處,幫助兄姊重新檢視自己生活形態的困局,情緒或生活是否已處於失衡狀態?

  另一方面,教會領袖亦要檢視教會現時內部的職事分配,是否加劇兄姊的挫敗感及疲憊感,面對沒有果效或過時的事工,領袖應有勇氣縮減規模或停止。以筆者事奉的教會為例,過去得到社區肯定的幼兒託管事工,因着時代轉變,這些事工已失去福音果效,感恩領袖們當時能果斷地終止,並騰出心靈及資源的空間,重新建立更貼近時代的事工。

  教會內部亦需要建立正面的文化,現代的信徒希望可以有選擇的空間,而非威迫利誘。當然,動員的領袖需要多點幽默感及真誠的關懷,致力建立積極溝通的氛圍,讓兄姊事奉時體會樂趣及意義感。

  誠然,應對躺平的風氣及思潮,這絕不是易事,惟有持續地努力,這樣才可以有力抗衡及更新社會的負面文化。

  

陳明泉(旺角浸信會主任牧師)

  


註1:唐慕華:《無望世界真盼望:科技社會中的信仰生活》,陳永財譯,(香港:香港基督徒福音團契,2006年),頁2-7。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特稿】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專號】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