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聆聽走過幽谷
第 3136 期(2024 年 9 月 29 日)
◎ 要聞
青少年自殺新聞屢見不鮮,背後原因與家庭問題息息相關,教會正是守護婚姻與家庭的場所,如能有效推展家庭事工,或能避免悲劇發生。風雨同路人已於9月19日,假宣道會純光堂舉辦「教會家庭事工何去何從?」講座,反思牧養家庭策略和方向。
恩典浸信會顧問牧師葉約但引述美國調查數據,指八成美國牧者認為牧養事奉對其家庭有負面影響,大部分牧者均表示自己經常情緒低落,甚至其配偶希望他們選擇另一種職業。他形容教會與家庭有時處於競爭狀態,尤其許多教會採取分齡牧養,某程度上與社會文化一樣,不自覺造成青年及成人羣體對立,原因正是過度強化分離,未能創造跨代接觸。「『拆散』照顧不是問題,但沒有將他們連結在一起,從而產生重疊關係才是問題所在。」
他認為,真正家庭事工是同工先面對自己家庭成長的需要,從而明白弟兄姊妹的需要,作出重要原則性價值的堅持。他又表示,每個家庭都有其盲點,父母未必發揮到作為家長應有之角色,如教會未能幫助信徒從世俗中分別出來,則同樣會變為「怪獸家長」。因此,他建議弟兄姊妹要開放婚姻問題,讓牧者和守望者介入協助及代禱,教會亦應裝備信徒,讓他們有能力在家庭不同角色上互相聆聽幫助。
風雨同路人總幹事馮小珏姑娘提到,香港離婚率高企、婚姻及家庭觀念扭曲,加上青少年自殺個案愈來愈多,背後大多源於家庭問題,故機構多做預防工作,防範未然。她指出,教會推行家庭事工甚具挑戰,第一是缺乏對家庭問題的整全圖畫與認知,第二是教會各部門同工較少合作和結連,第三是容易跌入「解決問題」導向,忽略了當事人最需要的反倒是陪伴。
她強調,家庭問題多元複雜,或牽涉信仰、經濟、婚外情、家暴及精神病患等情況,大部分都是難於解決,當事人最需要是有人陪伴走過,而不是尋求解決方案。因此,她坦言牧者未必有足夠裝備處理高危家庭問題,但卻可善用資源,轉介個案至專業機構,同時動員弟兄姊妹在生活上關顧有需要的肢體。最後她重申,小朋友面對家庭破碎,最終或因感無助而踏上絕路,故勉勵一眾有心推動家庭事工的牧者,儘管推動過程困難重重,但仍要堅持「救得一個得一個」。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30屆培靈奮興大會禱文】
【聯會專號】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閱讀.與祢相遇】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