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獨立堂會潮起


3132 期(2024 年 9 月 1 日)
◎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牛頭角得寶花園單一層而存有八間小堂會 (2017年3月拍攝)。

▲「屯門中央廣場」曾創下同期存有廿五間小堂會的高峰紀錄 (2022年12月拍攝)。

  香港信徒創建本土獨立教會,由來已久;始於清朝末年,延於民國初年。那時這現象只屬零星少數,本專欄曾予介述;包括中國基督徒會堂(1903),港九五旬節會(1907),九龍城基督徒會(1926),中華聖潔會(1930)。這些教會由起始就以華人自辦、自養、自傳的三自原則開展傳道見證。

  隨着國內政權更易,千百中西牧職人員匯流至香港。他們積極服務同期移居香港的百萬民眾,見證天國福音,促成香港信徒羣體於量與質都大幅增進。當信徒羣體日漸邁向成熟,自身擁有人力和物力,就產生佈道植堂的生命力和推動力;若遇上某些催化因素,不時有牧職及信徒領袖毅然起來,發動自創新教會。上世紀六零年代前後,香港教會經歷一段爆發式增長,其中激起一波創建獨立堂會。

  當年南遷香港的華人牧者中,有厚懷魄力的。起初他們投入某些教會組織工作,負責獲委派的事工;當事奉一段年日之後,會按自己的心志,藉本身的人脈,創辦獨立的新教會。例如:沈榮齋創辦基督教會恩雨堂(1958),沈保羅創辦基督教頌主堂(1968)。

  傳揚天國福音的使命,並不限於牧職同工,也無一般信徒之分。當信徒坦誠感受上主的召命,就會禁不住熱切見證。他們原先在所屬的堂會慇勤地默默事奉,隨後認定需要另立平台,才可以更好地發揮所做所想,於是創辦獨立的新教會。例如:趙恩賜創辦協基會(1950),吳主光等人創辦平安福音堂(1962)。

  教會由信徒構成,因此信徒的信仰生命是教會的活力,而信徒日常見證天國福音更是教會增長的基礎。信徒身處社會各領域,熱心傳道的信徒所促發的創設教會,也是多姿多彩的。例如職場見證方面,有教師團契衍生的禮賢會灣仔堂(1951),學生團契衍生的宣道會大埔堂(1963)。甚至退休生活方面,有鄰里見證衍生的呂陶英校長創辦洪水橋錫安堂(1948),護士吳節華創辦八鄉上村基督徒佈道所(1968)。

  這裏不用諱言,部分獨立堂會是由於紛爭以至分裂等複雜原因而產生;常待多年修善之後才足以健壯邁前。

區伯平(撰文、拍攝、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專號】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