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鄉人投入信仰重建生命
第 3132 期(2024 年 9 月 1 日)
◎ 要聞
獨在異鄉,或許不一定只為「異客」。縱客觀因素和外在環境皆難以掌控或改變,但自我建構卻是可變的,認清自身的定位,亦有助「異鄉人」於異地建立豁然的生活態度。由中國神學研究院主辦,與基督教宣道會恩橋堂及香港聖經教會協辦之「獨在異鄉為『港漂』 ──孤獨中重建生命」普通話公開講座,已於8月23日在該院禮堂舉行,從聖經歷史角度及社會文化理論,為「港漂」信徒的生命重新注入信仰價值。
廣義上,「港漂」一詞泛指由內地遷移至香港生活的羣體;有言「港漂」具貶抑之說,道出漂浮不定的淒涼之感。然而,中國神學研究院主恩澤森助理教授(實踐科)蘇慕瑜博士卻不如此認為,她指,流動的狀態兼備「可選擇」的彈性,遠勝於安逸穩定。從社會學角度,她引用了波蘭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在《Liquid Modernity》(液態現代性)一書中指出,因着時代變遷,科技緩和了時間與空間的分離,而流動則可重新連接,同時帶來更多元化的選擇,反之可控的空間更廣。
另一方面,她不諱言,更多的選擇,意味着生活碎片化,或會失卻重心,或會更不願為人和事所承諾,生命因而變得更「輕」。然則,每個個體均為可流動的,她籲會眾反思如何抱持輕盈的生活態度,在自由與委身羣體的愛恨交織中游走,活出無限的可能。
她引述希伯來書十一章十三至十六節記載,人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應以天上更美的家鄉為終極盼望。故此,她提醒「港漂」信徒,不要只聚焦於自身為外來觀光客的身分,從屬靈角度看,可轉化成「朝聖者」身分。
作為朝聖者,她坦言,雖與觀光客有其共通處;但兩者不同的是,朝聖者具有明確的終極目標,在其充滿不確定性的旅途上,卻能看見從上帝而來的安穩。誠然,她同意朝聖者也應駐足當下,享受每一驛站所遇見的事物,並在教會、信徒團契中建立關係,漸由朝聖的個體變為羣體。
談到生命之所屬,中國神學研究院周永健教席副教授(聖經科)薛霞霞博士強調,身分與空間及歸屬感相互連繫。她首要提出關鍵性問題,助會眾反思身處異地他鄉的意義所在;她亦認為,此流動狀態可成為拓展生命疆界的助力,而非阻力。
回看聖經歷史所示,她提及亞伯拉罕蒙召離開家鄉吾珥,並憑信遷往迦南應許地(創十二1)。透過亞伯拉罕的經歷,她提醒會眾,對所處羣體的投入、委身,本在於願意聽從上帝,而非由地方的人決定自身的身分、位置。
接着,她亦分享了保羅一生漂泊的外邦使徒身分,她直言,保羅在過程中固然面對不安,但正因為屬靈羣體的支持,他可以坦誠面對恐懼,並與他人產生連結,活出愛的生命,「家,是為心之所思、羣體之所屬,並非指實質的家鄉所在之處」。
在問答部分,有與會者提出,作為「港漂」不免面對兩地文化差異,應如何療癒所受過的傷害。蘇博士回應教會的牧養方式,往往過於着重「留住」人數,反要思考真正的服侍,先了解對方在地的需要,而不限於其屬靈狀態。薛博士亦指,或許不是完全地融入,而是一直帶着盼望,活於張力之中,「也許沒有找到,或未有找到錨,但重要的是,知道前方有錨」。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專號】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