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社區 毋忘差傳初心
第 3124 期(2024 年 7 月 7 日)
◎ 聯會新會員堂巡禮
採訪當日,教會正佈置活動場地,只見會友們熟練地移動禮堂間板,還不時提醒身邊人要注意機關,講解如何運用技巧快速分隔場地,乍看就知平日「訓練有素」。豈料教會顧問牧師湯頌年牧師笑說:「他們不是會友,而是我們的執事,平日出錢出力,對教會十分忠心。」上至執事牧者,下至平信徒,這間教會沒有階級觀念,人人身體力行,委身服侍。難怪能屹立坑口多年,以服侍家庭、長者和兒童為己任,更是區內為人熟悉的地舖教會──基督教宣道會調景嶺新堂。
1949年,內地難民湧入香港,後被安置在調景嶺。當年西教士在港作難民服侍工作,於是在調景嶺建立調景嶺堂,並設有聖經學院、小學、盲人學院及手工藝房等。追溯歷史,宣道會調景嶺堂是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第一間堂會,湯頌年牧師指,當時西教士在此訓練了不少會友,分別前往香港不同地區佈道,逐漸建立了今天的宣道會網絡,可見調景嶺堂正是宣道會福音傳播的種子。
1996年,政府清拆調景嶺寮屋區,教會遷至別處崇拜聚會,復堂後改於坑口村崇拜;新堂命名為宣道會調景嶺新堂,並於2003年購入位於安寧花園的地舖作堂址,一直使用至今。
教會座落屋苑地舖,附近全是民生商店,加上坑口住宅林立,主要傳福音對象自然是一眾街坊。該堂周淑卿傳道說:「地舖教會容易讓人接觸,街坊行過就見到,所以我們以地舖作鹽作光,進行福音工作。」
最難忘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父母在外上班,家中只有長者看顧兒童。由於當時小學生需要進行網課,長者們只好硬着頭皮,嘗試設置複雜的科技裝置,結果當然一籌莫展,只好致電教會求助。眼見街坊有此需要,周傳道靈機一觸,將空置的房間改為「課室」,由同工負責現場設置電腦,解決技術問題,學生們只需前往教會,便能專心進行網課。
由此可見,地舖教會的優勢在於街坊容易「進來」,同工也容易「出去」,自然更關顧到社區需要。在周傳道眼中,該區家長和兒童間的關係最為緊張,全因學童功課繁重,有些更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家長卻一心想子女多接觸課餘活動,結果雙方在時間上拉扯甚大,爭執自然而生。她笑說:「我辦公室座位正對着公園,經常都會聽到父母打鬧小朋友的聲音,這時我會打開窗戶,觀察情況,有些時候放下手上工作,趕到公園調停。」
這些畫面看似十分瑣碎,卻又每天真實地發生在我們周遭,可見牧養不只是在堂會內發生,只要敏銳和細心察看生活,願意「落地」與街坊同行,每個生活場景都是福音禾場。
不過,湯牧師強調,教會並非社福機構,在拓展服務的同時,最重要是將耶穌帶給街坊。他在訪問中多次提到,宣道會的核心傳統「靈命進深、使命承擔、近處佈道、遠處差傳」,認為教會必須承傳以上使命,才能在日後擴堂或發展服務時,令弟兄姊妹看見異象,不致迷失。
佈道差傳,可說是宣道會宗派血液裏的基因,他指宣道會要求每一間教會成為差傳教會,不但成立差傳基金,當時機成熟時更差派宣教士,到海外開展不同事工。以宣道會調景嶺新堂為例,除了設有差傳基金外,教會早於2016年差派同工前往塞內加爾開展宣教、醫療及扶貧事工;亦組織弟兄姊妹,跟隨香港宣道差會前往黃金閣宣教,惟近年因疫情肆虐及當地爆發內戰而暫停前往。
不過,宣教對象不一定遠在天邊,不少生活在我們周遭的羣體,也急切需要福音。例如教會一直關心居港南亞族裔的需要,今年初透過相關機構接觸他們,周傳道指現時先由禱告開始,主要培養服侍者靈命成長,然後再服侍他人。
近年,受社運、疫情及移民潮影響,會友無可避免流失,周傳道指2019年崇拜人數約180人,疫情時跌至不足100人,現時則回升至約120人。至於移民潮帶來的影響更巨大,她不諱言,教會約有三成會友移民,當中不乏核心事奉人員,更甚者是培育多年的青少年離開,不論在事工交接和教會未來接棒上都造成沈重打擊。
但對於未來,周傳道仍充滿信心:「我們也曾經歷過低潮期,為甚麼最後仍有人返教會?因為傳福音!要繼續將福音傳開,繼續讓上帝福音陶造自己生命,這才是真正活出使命。」湯牧師則再次讚揚會友們委身事奉,他直言留下來的弟兄姊妹是教會重要資源,只要凝聚和鼓勵他們向共同目標邁進,教會定能興旺起來。
周傳道加入教會5年,剛巧遇上香港社會最動蕩的時期,回憶起難忘片段,竟不是百年一遇的世紀疫症,而是並肩作戰的堂主任移居海外。原來,前堂主任在教會事奉多年,因家庭需要無奈離開香港,她直言當日得知消息後晴天霹靂,憶起一同事奉的點滴和畫面,不禁悲從中來。「我記得當日感受很複雜,一方面感覺被遺棄,也感到徬徨,同時又理解牧師因家庭需要,不得不離開,所以心情上既矛盾又百感交集。」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眾同工只好帶着不捨之情,為牧師舉辦歡送會,送上真摯的祝福。她憶述,當日同工們祕密安排了小孩獻詩,在歡送會上以歌聲送別牧師,看到牧師感動的神情,她也忍不住垂垂落淚,這份暖在心頭的感覺一直延續至今,也成了事奉生涯中最珍貴的畫面。
基督教宣道會調景嶺新堂於去年10月,加入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為基本會員堂。周傳道不諱言,最初加入聯會是為了方便會友於聯會轄下墳場辦理葬務,後來對聯會認識日深,輾轉下受邀到聯會真道書院服侍,一起開展福音事工。今年1月,周傳道加入真道書院家長團契,與家長們分組祈禱,同時聯絡教會牧養有需要的肢體;此外,由於當時小學部未有校牧,她於5月份時曾到小學早會向真道學生分享福音信息。
由調景嶺堂發展至調景嶺新堂,眨眼間已74年。回看教會從地區服侍到差傳佈道、從堂會為本到加入聯會作合一見證,基督教宣道會調景嶺新堂多年來雖經歷風雨,但仍毋忘宣教及服侍社區的初心,一步一腳印堅守真道,為主作工。
(部分相片由基督教宣道會調景嶺新堂提供)
基督教宣道會調景嶺新堂
地址:將軍澳安寧花園第2座地下15號舖
電話:2243-0292
電郵:info@nrmac.org
網址:http://www.nrmac.org/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新會員堂巡禮】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