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小在教會長大,經常在主日崇拜中聽到海外宣教士的見證分享,印象中有非洲的杜牧師、蘇丹的張姑娘。日本的盧姑娘……他們的經歷都很獨特,故事也很感人。但每一次感動過後,我會告訴自己:那是別人的精彩人生!我沒有他們那麼崇高的理想,也沒有他們那種敢作敢為的勇氣,更沒有強壯的身形和體魄。結論是:我一生都不會成為宣教士!
但是,一次的短宣,改變了我的想法。
那是1989年,一個非常動盪的年份,那時我正在神學院讀二年級。6月初開始放暑假,我就在非常敏感的日子隻身飛往英國,參加基督教華僑佈道會(COCM)為期兩個月的短宣,當時最多人問的是:「你是逃出來避難嗎?」
的確,在英國希斯路機場一下飛機就有逃難的感覺,因為我的托運行李全不見了,當時倫敦早上天氣很冷,我只穿單薄便服,瑟縮車站一角等候接機者出現,真的很狼狽。三天後行李送到了,原來誤運去另一個機場,害我三天單靠一位宣教士的外套禦寒,因為他的身形和我差不多,我才發現:像我這樣身形的人也可以作宣教士。後來,他索性把那件外套送了給我,成為我宣教路上的「以利亞外衣」。
兩個月的短宣,我們兩人一組,從南到北,倫敦、利物蒲、利茲、都柏林、愛丁堡等大城市都留下我們的足印,因為我們每到一個城市,都會步行前往不同的華人餐館探訪,邀請他們參加半夜舉行的福音聚會,因為餐業人士那時才下班。這回我才醒悟:原來宣教不一定要去深山野嶺,原來就在繁華都市也有「未得之民」。
來時,丟了行李;離時,失了航班,因為坐錯火車誤時了。結果……(下篇再續)。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新會員堂巡禮】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