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基榮小學的校監,有幸與校長副校獲邀一同欣賞校友祝紫嫣自編自導自演的《但願人長久》首映禮。身為校友的祝導對基榮小學明顯有深厚的情感,兩位女主角由湖南新來港後便入讀基榮,除借用校服和校舍實境拍攝外,還刻意在對白加上「太子的基榮」,令觀賞中的我會心微笑。
故事其實很沈重,也拍得細膩,子圓和子缺隨媽媽先後來港與爸爸團聚,但等待他們的不是童話一般的快樂結局,相反,貧窮和新移民的身分危機使兩人上了第一堂社會課。加上爸爸覺是癮君子,在監獄進進出出,就好像計時炸彈一樣,為一家人種下不安的種子,隨着年月過去,以為已煙消雲散,卻是揮之不去。
大女兒子圓中學時代已渴望遠走高氣,脫離這個家。物質缺乏的她追求物慾的滿足,父母的關係令她不信愛情,也不要別人了解她,一切都是交易,反而來得輕鬆。導遊的工作很適合她,可以躲到遠處,導演多次特寫子圓在透明電梯上升的景象,正如電影英文譯名"Fly Me to the Moon",子圓恨不得能飛上月球,逃避地心吸力下的罪與罰。
然而,潛意識的更深處,子圓沒有放下自己的身分與父親。在日本帶團時,她可以卸下粵語的面具,跟男伴以普通話對話。中學時遇上的男友、日本的男伴、混雜着父親和中學男友形象的日本青年,她遇上喜愛的每一位男孩也有父親的影子,事實上她無法擺脫極不完美的父親,她嘗試重新接觸他,可是已經沒有時間。
相反,妹妹選擇了另一條路,物質貧乏的她追求內在價值,中學時代因害怕被排擠而隱藏新移民身分,但眼見被排擠的新移民同學而突破自己,願意與受排斥和被欺負的同在。大學時代她也因此受過牢獄之苦,但這也讓她跟坐牢的父親拉近距離。她一直渴望成為復和的橋梁,讓姊姊和父親能有修和的一天。
但願人長久,惟人生卻如朝夕,光陰轉眼成空,時光不會等待我們,修和要及時。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