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潮下的牧养与契机

2991 期(2021 年 12 月 19 日) ◎ 教会触觉 ◎ 陈传华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面对近期香港和全球的处境,听见不少弟兄姊妹考虑离去或留下。其实,移民对香港人并不陌生,过去三十年已发生过多次移民潮。即或如此,相信没有一个去或留的决定是容易的,而没有一个决定是不需要付代价的,关键是如何思考清楚才作决定。

  有些教会牧者或羣体不知如何是好,避而不谈,往往带来牧者和会友不敢分享内心的挣扎和状况,甚至出现有些人突然离去的伤痛。作为牧者,我们需要持开放的态度,与弟兄姊妹同行,引导他们带着召命和使命面对和前行。

  一丶面对移民潮的现况及影响:建立公开丶透明的讨论空间

  在笔者所事奉的教会,我们锐意建立公开丶透明的讨论空间。若教会是个家,有甚麽不可互相分享和分担?大约一年前,我们在教会做了一项有关「弟兄姊妹移民趋势」的网上问卷调查,约75%成人会众参与了,其中大家可公开丶透明丶不孤单地思考,也能在小组中互相分享和倾听。同时,牧者们也能掌握准确资讯,针对现况,计画牧养方向,作好准备。

  至於牧者们亦在牧者同工小组中,多次分享各自的看法,不标签丶不带既定立场,互相聆听和守望,建立透明丶安全和信任的气氛。牧者们先行有开放的心怀,才能聆听弟兄姊妹的需要,与他们同行,否则容易弄巧反拙,带来迷惘与指控。

  二丶牧养契机及对策:带着天国观去聆听丶教导丶辅导丶引导

  牧者们必须带着天国观去带领会众,无论去或留,他们都是主的羊,即或会友明天便要离开,只要还有一天仍在教会,牧者们就要继续去关爱丶聆听丶牧养和引导他们。聆听是首要的,让他们能有空间去诉说心底话。其次,我们也一直不断尝试启发他们思考甚麽是作决定的基础和元素,并去或留所带来的影响和结果。例如:

  -从圣经人物看去或留:在圣经中去或留是常发生的事,例如,亚伯拉罕丶摩西丶约瑟丶扫罗丶大衞丶但以理丶以斯帖丶雅各丶彼得丶保罗丶约翰丶分散在散居地的。重点是要明白这些人物在他们的处境中为何去或留,是自愿?是被迫?是神呼召?决定後的结果如何?从而思考自己的处境应作如何选择?

  -从情感看去或留:如何面对和照顾去或留所带来的情绪,源自如亲友分离丶适应新地方丶适应新香港等,并其引致的身体反应,盼能鼓励弟兄姊妹分享挣扎,疏理情绪。

  -从实际看去或留:如居住地方丶医疗系统丶孩子读书丶教会生活丶工作机会丶生活节奏和空间丶年老父母的照顾等问题。

  每人不单要作个负责任和合适自己及家人的决定,考虑过程中更要明白神的位置是甚麽。至於牧者,要紧记教会是普世的,是信徒羣体,可以与弟兄姊妹同行一段路,是恩典丶是喜乐,神在各人去或留的决定上,自有衪的心意。我们的责任是尽忠去牧养他们。而对离开的会友,我们亦可继续关心他们,介绍当地的教会给他们,直至他们在当地有属灵的家,继续成长。

  最後,其实我们在地上甚麽地方,紧记都只是寄居,千万不要把暂时看为永恒,把永恒看为假象!这是信仰羣体与未信主羣体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分别。因此,无论是去是留,都不只是沮丧失落,乃是要活出上主赐予我们的召命与使命,为主作盐作光,向着标杆直跑!

  陈传华(中国基督教播道会雅斤堂主任牧师)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教会触觉】

【咀嚼圣经】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牧心世情】

【环回新界赏教堂】

【生命教育】

【画出深情】

【译经随笔】

【连载小说《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