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谈葡萄牙语和诗人贾梅士

2991 期(2021 年 12 月 19 日) ◎ 译经随笔 ◎ 洪放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笔者记得童年读小学半日制,早上返学,下午在家收听广播,绿邨电台总在下午播放葡萄牙语情歌,此为笔者首次接触葡语;情歌多是申诉命运坎坷的葡国法朵歌,近年在里斯本甚至看到有法朵歌博物舘。後来笔者留学法国有很多葡萄牙同学,当中一位来自安哥拉的葡裔女同学追求我,假期完返校总带来多斤腰果送给我吃,说是家人在殖民地安哥拉种植场收成的,此为笔者第二次接触葡语。

  葡语是个难听懂的语言,很多噝声如「思」读成「书」,原本简单「思思⋯⋯使使⋯⋯时时」都发音成「书书⋯⋯鼠鼠⋯⋯殊殊」(用粤语发音);其他辅音如「德丶特」,却转发为「遮丶业」音素(用国语发音)。更糟糕的是葡语把很多母音或整个音节从略不发声,再加上很多鼻浊音,予人含糊不清丶呢喃嘟哝感觉,故笔者一直忽略葡语,只注意发音清晰丶朗朗上口的西班牙语。

  说到葡语,不得不提着名诗人贾梅士(Luis de Camões),其对葡国文化和葡语而言,地位有如英语的莎士比亚。他留下气势磅礴丶洋洋大观八千八百一十六句史诗Os Lusíadas「葡国颂」,揉合了基督信仰价值观和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歌颂前辈达迦马绕过好望角远征印度,开拓葡国航海殖民业。贾氏在葡人心目中,足可媲美古希腊荷马丶拉丁诗人维吉尔(Virgil)和意大利神曲作者但丁。

  一五二四年贾梅士出生里斯本贵族家庭,襁褓时家人因避鼠疫跟朝廷迁往内陆Coimbre城,後得主理大学的叔父照顾,进入当地着名学府,饱读诗书古籍。贾氏天资聪敏,二十多岁返里斯本时,诗作锋芒毕露,颇负名气,但生活浪荡,到处风流,豪爽好胜,惹事生非,得罪权贵,放逐参军,在北非领地Ceuta一役丧失右眼。 他返回里斯本後一次争执刀伤了官员,身陷囹圄,朝廷赦免出狱,却被徵派驻远方印度新殖民地哥亚。一五五三年贾氏二十九岁离乡,以後十七年流离於印度丶澳门丶马六甲丶莫三比克,异地风情令他决心撰写史诗「葡国颂」。贾氏离开澳门返印度途中,据说在柬埔寨湄公河口遭遇船难,他把史诗手稿托在水上获救。

  十六世纪澳门刚开埠时,贾氏曾在这弹丸之地担任殖民地官员,在濠江短短两年写下「葡国颂」大部分。澳门白鸽巢公园里一个石洞就是他当年流连写诗之处,今日那里竖立了他的头像,旁边牌匾称他是伟大的人文主义诗人丶葡国大同精神的象徵。贾氏诗作其中信息,是呼吁欧洲基督信仰的君主不要你争我夺,却要团结抵御外来回教敌人的威胁。

  洪放(文丶图)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教会触觉】

【咀嚼圣经】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牧心世情】

【环回新界赏教堂】

【生命教育】

【画出深情】

【译经随笔】

【连载小说《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