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情 (十)

2958 期(2021 年 5 月 2 日) ◎ 画出深情 ◎ 黄叶仲萍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人与人的相遇,很特别,有些人你经过见到,总是没有机会认识,而有些人只是初见面就有熟悉的感觉。当然在心理学有许多解释,像投射作用,把一些心中的人物投射到别人的身上,又或是第六感,牵引着一个人的感觉,推动关系的建立。

  我则比较喜欢另一种很实际的看法。如果能够看待每一个我们遇到的人就像一本书,有待我们去打开,去发现书中的内容,那无论我们遇到谁,我们都可以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不同的学问。当然有一些书我们较有兴趣,有一些却较为难懂。

  最近刚遇到的一位朋友,就像一本我未翻过的新书一样,令我十分惊讶,因为书中的发现,与他的封面完全不同。我有时很信赖自己的直觉,所以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位生意人,他做的事应该与我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也未有特别打算深入去认识他。但是突然之间这朋友,打开他的书,我细细的读下去,才恍然看见另外的一面。

  有些书愈看愈有趣味,可以引发你丶启发你多方面的思考。有些书再读下去会沈闷缺乏新意。我在猜想自己是怎样的一本书呢?在别人的眼中,读下去能够有所启发吗?每本书的作者应该是书中的主角,如果主角能够明白这一点,用心去编排丶撰写,始终这书的大纲丶伏笔都会一路扣引出来。只可惜有些书交由不同的人去编写,出来的效果显得混乱无章。

  心理学有一人格心理维度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习理论家朱利安.罗特发展出来的。他指出人们的行为是取决於自己的控制 Locus of control (内部控制点,internal),或是其他控制点(外部控制点,external)。属於内部控制点的人相信他们可以控制他们的生活,而外部的人,则意味着他们相信生活中的决定和生活受到他们不能控制的因素所影响。

  在面对未知的将来,特别是疾病的时候,相信自我控制的人会努力由自己可以做事出发,尽力及负责任,并且相信他可以控制病情,而从实验证明这些人实际痊愈的机率是比较高的。相反那些相信生活中的决定不受他们控制的人,他们较容易怨天尤人,而且会放弃灰心。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特稿】

【城市心灵】

【天路历程】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旅游世界基督教】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校园】

【画出深情】

【福传中华踏脚石】

【译经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