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子女福祉
避免伤痛代传

2892 期(2020 年 1 月 26 日) ◎ 要闻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现代婚姻愈来愈脆弱,离异原因各有不同,但不少都与当事人的原生家庭有关,成长经历不自觉对其造成深远影响。旺角浸信会丶风雨同路人单亲家庭事工已於一月十二日,在旺角浸信会合办「『伤痛不代传』暨组员招募行动」讲座,建道神学院教牧系主任丶助理教授黄天逸牧师指,伤痛代传与家庭共生关系息息相关,吁父母切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黄天逸牧师先分享现今社会的家庭状况,他称家庭本是实践生活丶培养人伦关系的地方,其核心意义应是丰盛快乐;但现实却只是个养而不教之地,孩子常要承担父母的责任,结果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因此家庭可说是引发千丝万缕问题的地方。

  他进一步指,夫妇是家庭中的核心人物,夫妻关系极为重要,至於孩子只是「配角」,因为孩子长大後将离开原生家庭,只有夫妻仍永久留在家庭组织中。然而,不少家长从孩子出生起,便将所有注意力摆放到他身上,事事以他为先,结果孩子无奈地成了家庭的「主角」。

  共生关系 影响子女情绪

  谈到上一代的伤痛或会传至下一代,他直言,伤痛代传与家庭共生关系十分密切。他解释,传统上丈夫专注於外,妻子专注於内,故母子关系一般较为亲密,以致孩子在情感及生活上也对母亲存有倚赖性,形成共生关系。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六个月前的婴儿期为「正常共生期」,这时期的婴儿最无助,必须与母亲共生在一起;但当六个月後,孩子有了基本能力,家长应不断让他明白二人之间的界线,否则孩子便会在共生关系上界线模糊,以致一直被母亲的情绪牵引和影响,衍生许多情绪问题。他续言,尤其当父母争吵时,孩子被「夹」在中间,情绪深受困扰,不安无助,甚至会面临忠诚考验,挣扎应站在父亲或母亲一方。「共生关系起点可能源於夫妻间的挣扎丶困难,以致变成下一代被拉扯上来,影响他们的关系,令他们无奈地参与夫妇系统的游戏中。」

  他表示,孩子在这情况下既渴望又惧怕亲密关系,终日在矛盾不安的状态下生活,结果当他们进入婚姻时,自然会将这些包袱带进自己的家庭,重蹈昔日的伤痛。「正是因为共生关系影响他们(孩子)成长,然後一直不自觉,当他们进入自己的婚姻家庭时便容易发生问题。」因此他强调,父母要使家中成为一个安静之地,时刻以孩子的福祉为己任,避免在子女面前争执,以致他要承受由父母而来的不必要责任。

  他称,倘若已掉进「伤痛代传」的痛苦中,建议应先省察内在的伤痛感受及聆听客观意见,尝试在个人经历中反思意义,坦诚与人分享交流等。他又提到,不少人因成长经历,习惯以固有方式行事,因而妨碍了以新的方式去运作和思想;例如某人在原生家庭习惯逃避父母,日後也会以此方式躲避配偶的情绪,将这些问题带到自己组织的家庭,因此必须提升自我觉察。

  最後他强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直言过去沈重的经历令人荒废了今天的一切,所以要容让自己重新出发,寻找专业辅导员或弟兄姊妹帮助,以致不被过去回忆纠缠,甚至影响下一代。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九龙半岛赏教堂】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旅游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园】

【画出深情】

【译经随笔】

【阅读马拉松】

【香港基督教医疗发展口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