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認苦難


2868 期(2019 年 8 月 11 日)
◎ 明心見證 ◎ 陳倩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美國著名神學家凱勒博士(Timothy Keller)是一名牧者也是作者,他的著作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榜,而二零一三年出版的“Walking with God through pain and suffering”一書,對苦難有精辟的洞見,是人人必讀的好書。

  凱勒牧師把苦難分為四大類。第一類是因為自己錯誤的行為引起;第二類是因着別人的錯或攻擊令我們受苦;第三類是比較普世性的,就是無論人們怎樣活,難以避免的會有生老病死,不單是發生在自己身上,也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家人和朋友;第四類是既可怕又毫無預警發生的事件,比如天災人禍、學校槍擊案、飛機失事等。以上每一種苦難都會帶來不一樣的感受。第一類會帶來罪疚和羞恥;第二類帶來憤怒和怨恨;第三類帶來傷痛和恐懼;第四類帶來混亂甚至可能會對上帝生氣。

  另一個重要的見解是凱勒牧師提醒要小心注意受苦者的性情,因為不同的性情會帶來不同的反應。我們得小心不要以為上帝曾用這樣的方法幫助一些受苦者,就一定用同樣的方法幫助現在遇上苦難的人。人因性情有異,在回應時也有不同的程度。 比方有人曾失去摯愛,但性格開朗的他,可能很快能在憂傷中站起來。但如果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一個比較內向和安靜的人身上,他可能需要更多和更長時間的獨處,也會憂憂悶悶的。很快站起來的人,不應強迫別人學他一樣,如此這般,只會使苦難者苦上加苦。除性請之外,每個人屬靈生命的成熟程度和發生該苦難事件的背後因由,也會帶來不一樣的結果,所以在面對苦難或輔助別人時,要了解清楚。

  凱勒牧師也特別提到要讓受苦的人哭泣,因為上帝是憐憫的上帝。不需要否認或太過的在意哭泣,讓眼淚自然的流露內心的感受。當我們讀詩篇或約伯記時,看到上帝是很有耐心和恩慈的,我們要毫無懼怕地向上帝傾訴。

  人生在世,無論我們如何小心行事,苦難總會找上門來,甚至可能離我們不遠。既然不能避免就要懂得如何面對,用聖經的真理來回應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