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街1號


2868 期(2019 年 8 月 11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上世紀五零年代初期,中華大地風雲色變;珠江三角洲地區鄰近香港,大量民眾湧至。香港人口在那幾年之間暴增近倍,社會設置根本無法承受;形成一處十足的難民城市。那時移入香港的民眾,大多數都身無長物,生活十分困乏。他們聚居的地區,也變成一處貧困區;其中包括有深水埗。深水埗區的深沈的貧困痕跡,甚至一直延續至今。

  新來香港的民眾,生活各方面都有很大的需求。面對如此困乏的社會情勢,當年教會都能迅速迴響。不論是本地原有的教會,或是剛從內地撤退至香港的西方教會,都在盡己所思,盡己所能,各施各法地分頭服務社會。有辦理醫療服務的,有辦理教育活動的,有從事物資援助的,當然也有聚焦於牧顧心靈的,不一而足。深水埗既然是一處明顯的、困乏民眾集中的地區,這個地區就成為不少教會的關注目標。

  經過十年,到了一九六零年,香港社會基本上仍未脫貧。這一年「九龍城浸信會」開展植堂佈道工作,其中一處目標地區就來到深水埗。社區普遍困乏,民眾自然有很大的實際生活需要;然而身經困乏人生,民眾亦有很大的心靈需要。在這裏傳揚天國福音,備受接納,因此工作三年有成,至一九六三年正式成立教會,取名「以馬內利浸信會」。

  堂會持續增長,後來考慮建造教堂。經過一輪申請之後,「以馬內利浸信會」獲得政府批出地段,辦理社會服務,建造教堂。以馬內利浸信會的現址在一九九一年落成啟用。

  當以馬內利浸信會遷入現址新堂的時候,教堂的旁邊仍是一個「臨時房屋區」。這種「臨時房屋區」曾經是香港一個年代的公屋政策的中轉措施,它的環境不過近似具有標準公共設置的「木屋區」而已。因此,教會的新堂與臨時房屋區,兩者在外觀上的「擁有」與「困乏」的感覺,形成十分強烈的對比。

  以馬內利浸信會帶着社會服務「空降」到此地。社會服務能夠貼近民眾的實際生活需要;而「以馬內利」的信息顯明「上帝與我們同在」,能夠貼近民眾的心靈需要。堂會位於「幸福街」,而且是「1號」;上帝同在是幸福,堂會可說是名實相符的地標。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