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牧服侍的异象与深情

2871 期(2019 年 9 月 1 日) ◎ E疗行传 ◎ 杜雪珍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院牧关顾始於怜恤的心

  仁济医院基督教院牧事工的使命目标:「我们本着圣经『全人医治』的信念,向住院病者丶家属及员工提供心灵辅导丶情绪疏导及人际辅助,使在困境中感受上帝的关怀,更有信心和勇气去面对生命所遭遇的各样环境。」若你打开「香港医院院牧事工联会」的网页,不难发现这与数间院牧事工的目标有些类近。上世纪九十年代,基督教院牧事工如雨後春笋般进驻公立医院;其中一位参与掀动的牧者就是陈一华牧师——现任仁济医院院牧事工的顾问院牧。

  仁济医院院牧服侍的异象始於院内的基督徒员工看见医院探访关怀的需要,在下班後,相约一同关心一些乏人探望的病者。一九九一年六月,陈一华牧师及林伟廉牧师承担义务院牧之职,以物理治疗部休息室的一隅作院牧部初期联络处。同时在荃湾浸信会举行「仁济医院院牧事工异象分享会」,当时有九间教会合共十三位教牧同工及长执一同为服侍的异象祈祷。同年十月,事工委员会正式成立。「基督教院牧部」由最初借用一张办公桌至一九九五年迁入正式的办公室。院牧同工亦由最初的一位半职院牧发展至现时五位全职院牧。以仁济医院八百张病床计算,表面看来,院牧人手比例是充裕的,然而仁济医院基督教院牧服侍绝不仅限於院牧进行床边关怀丶临终关顾及危机牧养;而是推动不同宗派背景丶不同规模大小的教会信徒参与服侍病人,从而传递推广院牧服侍的异象。

  携手同心,全人关顾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祢必使他离开病床。」(诗四十一3)

  「上帝没有忘记任何一个在病患困境中的人」是推动院牧服侍的其中一个信念。基督教院牧部恒常於星期六下午举行「午间闲情」病人福音聚会(二零一九年共四十五次)以及十八次床边探访;合共动员了二十七间教会参与病人服侍。这些数字在在显示了仁济院牧服侍的特色是众信徒不分宗派丶同心合一地服侍。笔者於五年前加入团队,感受到院牧与荃葵青区内教会牧者及会友存着一份深厚的情,专以在院内传扬基督的爱,关怀病者为目标。近年,其他宗教团体虽存比较之心,却仍无法超越;原因是他们无法动员这麽多团体。这片福音禾场实在需要区内众教会一同守护拓殖。

  薪火相传,义工训练

  由一九九二年开始第一届夜间探访义工训练班,至今每年相间开办日丶夜间探访义工训练;院牧一直抱持注重临床实践胜於知识理论传授的义工训练理念。现时有五十多位探访义工恒常每周服侍,其中不乏服侍年资超过十年的。面对香港社会老龄化丶疾病年轻化的趋势,医院临床关顾的需求不断上升。除持续深化义工的探访服侍心志及技巧外,栽培下一梯队(成青信徒)参与病患关顾服侍也是刻不容缓的事。

  杜雪珍(仁济医院基督教院牧部主任院牧)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E疗行传】

【《和合本》圣经百周年纪念系列】

【九龙半岛赏教堂】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画出深情】

【译经随笔】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