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幼儿性骚扰
师长应保持警觉
第 2871 期(2019 年 9 月 1 日) ◎ 要闻
香港浸信会联会培训部已於八月二十一日假旺角浸信会举行「防止幼儿性骚扰」讲座,「触动辅导中心」性治疗及家庭治疗总监程翠云姑娘指,不论是眼神丶语言或动作带有性象徵意义,令对方感到不安及冒犯,这已有机会构成性骚扰罪行。她指,校园内的性骚扰事件不外乎牵涉老师丶家长和学生,部分或与访客和外佣有关,绝大部分的性骚扰个案均由老师发现,因此老师在保护幼儿上担任重要角色。「所有与性暴力有关的事件,愈细开始影响愈深远,但愈早处理介入,可以将伤害减至最低。」
她表示,由於小朋友不懂表达情绪,受伤後甚至被施虐者恐吓,故大部分幼儿均不敢和不懂向人说出真相。因此,家长和老师的观察尤其重要,她建议家长不可过分倚赖外佣,应亲自为子女洗澡和换衣服等,藉此观察其身上有否伤痕,避免孩子进一步遭受伤害。至於老师更是责无旁贷,她们在工作上接触幼儿,应时刻保持警觉,察看小朋友身心有否异样,及早发现可协助孩子脱离长时间的困境和痛苦。
有幼儿教育工作者分享,幼稚园学生经常会拥抱老师,过程中触碰到老师的身体。程姑娘表示,小朋友捉摸老师多是为了表达爱和信任对方,但如果幼儿每次均触摸特定敏感位置,甚至在同一地方抚摸,则可能真的牵涉性骚扰,又或反映该幼儿被性侵犯而学会相关动作。因此,她建议老师如感不安,可推开幼儿及藉故离开,并留意小朋友的家庭背景,适当时与家长或外佣倾谈。
她提醒,处理性骚扰议题牵涉许多敏感事项,幼稚园老师必须学懂「保护」自己,以谨慎的态度处理个案,例如与其他老师一同合作,不要单打独斗,同时要上报校长或上司,让整个教学团队都清楚知道事件详情等。至於机构及学校方面,她认为必须订立清晰防止性骚扰指引,让员工遇上相关事件能有规可循,同时亦能避免雇主卷上法律责任。她又吁老师们要善用社区资源,例如社工及不同机构服务等,遇上问题能即时向合适的对象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