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忘?亡!
第 2852 期(2019 年 4 月 21 日) ◎ 净山清泉 ◎ 陈祷
忙最近有个推销网上银行服务的广告说香港人每秒行走五步,急速的步伐反映了香港人工作忙碌,生活节拍急速,於是便产生对「贪方便」的追求。例如在「吃」的方面,香港人也要求与快速的生活节拍及方便配搭;这样,「快餐文化」便无孔不入。快餐不单成为上班一族的拥趸,更深入香港市民的生活。根据环保署最新发布的「香港固体废物监察报告」显示,本港二零一七年每日平均弃置15,516公吨都市固体废物,其中的饮料胶樽丶即弃塑胶餐具和胶袋的弃置量都比二零一六年为高,可见整体香港是如何为了贪方便而被快餐和即弃文化捆绑着,可惜,教会也不例外。
忘
快餐的特点是快,若在连锁快餐店购买,更可以於各区的售卖点,在几分钟内买到品质统一(homogeneous)的食物。快餐店为了吸引客人,总会以「平靓快」招徕,结果养成贪婪暴食 (gluttony)的风气。然而,为了利润,快餐食材往往从剥削贫穷国家人民的资源丶土地和生态环境得来的。此外,暴食往往是拒绝将食物视为上帝的祝福,反将食物物化(objectification)-单为存活的能量来源「吃着活」或成为自我满足「活着吃」。这会让基督徒容易忘记上帝才是食物的赐予者,人被召是要作这礼物的栽培者(cultivator),并要与所有受造物共享。快餐的快速供应,也让人容易产生自我掌控丶无需等待及工作便垂手可得的思维。当基督徒被快餐文化同化时,就会将上帝物化为呼之则来丶挥之则去的偶像,滥用上帝所赐的一切大自然资源就自然而生了。
亡
快餐使用的即弃塑胶制品都是石油副产品,它们的耗用量亦反映了香港人有份於全球暖化之「贡献」。全球暖化造成的气候变异对人类基本粮食产量的影响也已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塑胶垃圾不易分解,弃置在本港的堆填区内,可以千年不变。若塑胶废物不当地进入海洋,不单危害海洋生态和物种,更会以微塑胶的形态进入食物链中,最终危害食物链最高层的人类。
所以,要实践关爱受造世界的门徒生命,就必须从快餐文化分别出来,从放弃一次即弃的制成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