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摩西的烦恼 (上)

2852 期(2019 年 4 月 21 日) ◎ 牧心世情 ◎ 范晋豪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神人摩西在希伯来信仰传统有着不可动摇的重要位置。他被称为上帝的朋友(出三十三11),比任何先知更亲近上主,可以面对面与上帝对话。在圣山上代表以色列人领受上帝的律法。他既是犹太律法与先知的代表,也是以色列人的领袖及解放者。他带领这羣奴隶逃出埃及,让这羣乌合之众成为上帝的选民,他绝对是历世历代犹太人心目中不可取代的伟大英雄。然而,无论摩西有多伟大,他跟我们也一样,不过是人。

  当我们赞叹摩西能为上帝及以色列做出各项伟大事迹的时侯,我们不要忘记少年摩西也曾有过他的烦恼。正正因为上帝在荆棘火中显现,八十岁的摩西才有机会离开逃避的旷野,回到属於自己的人生舞台,也是他最想逃避的伤心地——埃及。

  其实少年摩西和很多香港人一样,有着身分的危机。他流着犹太人的血,但受着埃及人的教育成长,一方面享受埃及文化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又心系犹太百姓的苦难,这张力形成了少年摩西身分认同的烦恼。

  出埃及记第二章十一至二十二节记载了长大後的摩西解决多年来身分危机的尝试。当他看见埃及人毒打以色列弟兄,他为自己百姓打抱不平,暗中打死了那个埃及人。第二天看见自己百姓在争执,他又想在中间调停,寻求双方的和解。谁知道摩西好言相劝换来的,是以色列人伤尽他内心的说话:「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难道你要杀我,像你杀那埃及人吗?」

  摩西本来选择了犹太人的身分,渴望领导自己的百姓脱离埃及人的奴役。谁知道他以身犯险杀了埃及人,却得不到自己百姓的认同和接纳。既恐惧又绝望的摩西惟有逃出埃及,在米甸寄居。(下期待续)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E疗行传】

【HeHeSheShe】

【九龙半岛赏教堂】

【净山清泉】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广荫颐养】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画出深情】

【谁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