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泽首在港办青年聚会
二千五百人作共融祈祷

2817 期(2018 年 8 月 19 日) ◎ 要闻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由泰泽团体首次在港举行之「信心及修和之旅」国际青年聚会,已於八月八日至十二日进行,吸引到来自四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共约二千五百位参加者。聚会每日在全港不同地区的教堂内进行共融早祷会;午祷及晚祷则同时在圣公会圣约翰座堂及天主教圣母无原罪主教座堂进行,此外设有信仰丶教会丶环保丶音乐等工作坊,并安排参加者参观博物馆丶导赏团丶与难民会面等活动。

  八月九日大会举行晚祷及光的庆典,场内以中国特色的灯笼及书法作为布置,由院长艾乐思及多位修士主持,以多种语言进行祈祷丶歌咏丶读经和默想。在最後光的庆典上,参加者逐一走到台前,围着置於地上的十字架,把重担交予基督并为受苦的人祷告。

  院长艾乐思修士带领默想时说道,香港人经常活在繁忙生活之中,对亚洲或其他地方的青年来说,社会和家人对他们有着很大期望,自小要面对同侪竞争的压力,令人没有空间停下来默想,思考该走向怎样的未来,许多年轻人灰心丧志,对前途感迷惘。他续言,国际新闻经常传来战争和暴力的消息,然而上主的计画却是和平而非灾祸,是叫人有平安和希望。他分享几年前在中国探访时,遇到一位八十岁的老牧师,他饱受二十七年的流亡和折磨,却言虽不知未来如何,但知道上主会一步一步引领。

  艾乐思修士续谈到近年身边出现了希望的标记,在亚洲和其他国家中,人对内在生命的渴求正在酝酿,这驱使人更信任上主;他亦发现亚洲国家即使不同宗教都特别注重内心丶对生命和创造奥迹,并予以尊重;而另一标记是许多年轻人委身服侍,慷慨地为他人付出时间,包括贫苦者丶无家者丶难民及灾民等。他亦指,全球的年轻一代比过去更重视环境议题丶关心万物和可持续发展,对地球是很好的消息。最後他祝愿参加者能更敏锐地察觉身边的人所遭受的苦难以及现今世界的挑战,并相信上主会开辟未来的道路。

  二千五百位参加者分别来自香港丶中国丶台湾丶日本丶韩国丶菲律宾丶印度丶印尼丶中亚丶欧美等四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其中有超过三百个接待家庭愿意开放接待七百位参加者。为准备聚会,泰泽修士及来自海外的义工已在香港生活三至六个月不等,他们曾探访不同宗派的教堂及带领共融祈祷。聚会期间亦有十位泰泽修士在港,大会希望透过聚会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建立桥梁,达致团结共融的目标。而在八月十日晚上,有来自不同教派的代表出席晚祷,包括圣公会,循道衞理联合教会,教会更新运动丶基督教协进会及天主教。

  据悉,自一九七零年代已有香港人造访泰泽,泰泽团体的弟兄亦有回访香港,并於香港仔的贫穷人当中生活了一段时间。自此,泰泽修士们继续造访香港信徒,团体中亦有一位来自香港的弟兄。至二零零零年代,有几十位来自不同宗派的香港青年到泰泽当义工,回港後,他们在港继续聚会,并定期举行共融祈祷。不少香港教会亦开始咏唱泰泽歌曲或采用祈祷内容的一些元素,不同宗派对默想性的祈祷和追求教会合一共融的兴趣因而与日俱增。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传道故事】

【信.道.灵.心】

【四环九约赏教堂】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广荫颐养】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记】

【画出深情】

【谁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