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使命人生
彰显上帝荣耀

2817 期(2018 年 8 月 19 日) ◎ 要闻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一连十日的第九十届港九培灵研经会已圆满结束,截至八月十一日,大会宣布赴会总人次约二十四万九千人,奉献六百二十八万,共收到五千八百多份回应表,当中包括台前决志全职事奉上帝者。

  是次港九培灵研经会晚堂奋兴会由世界华福中心总干事陈世钦牧师主讲,最後一晚讲题为「履行橄榄山上的使命」,他带领会众研读《使徒行传》,并引述一章八节:「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丶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他指,这段经文是耶稣被接升天前,留在地上跟门徒说的最後一段话,意义重大,当中重点正是述说门徒的使命。

  他谈及履行使命的条件和原则,第一是信徒与基督要有个人生命的关系,强调见证不能「听回来」,而是拥有第一手资料,实在地与自己有直接关系。他续言,若信徒欲与基督建立关系,应先认罪悔改,承认生命丶道德和个人关系上的软弱,重新将生命主权交予上帝,尽力与人及上帝和好,最後在每日生活中亲身经历见证,复兴信仰生命。

  他又指耶稣最後一段说话,文法结构上是指耶路撒冷丶犹太全地丶撒玛利亚和地极同样重要,因此传福音的工作应同步进行,而非只集中在一个地方。所以,履行使命的第二原则是必须刻意落实跨文化差传事工,他坦言,差传事工具挑战性,华人教会一般着眼於华人数目众多,只专注在华人社羣,加上教会有其安舒区(comfort zone),故跨文化差传可说是华人教会较难跨越的障碍。惟他强调,耶稣从来不以数字多寡衡量人的价值,相反每人都是按祂形象所造的宝贵灵魂,如基督徒不刻意进入全球三十亿未得之民的羣体,他们将永远失去聆听福音的机会。

  第三是谦卑倚赖圣灵带领,因耶稣说人因圣灵降临而得着能力,而非倚靠自己的能力。他解释,「圣灵能力从来不是为了彰显人的本事或凸显人的恩赐才华,圣灵能力最终是为了成为耶稣的见证。」他又以初期教会为例,她们愈多放下自己,领受圣灵感动後勇敢走出去,才有可能看到上帝的荣耀和能力。相反,现今教会开展事工前只考虑资源问题,以人的角度看事物,甚少在生命中经历奇迹,更不敢说圣灵感动,结果未开展事工便选择放弃。他吁教牧效法初期教会般禁食祈祷,谦卑地倚靠圣灵能力,若圣灵感动便勇敢回应,因顺服定会看到上帝荣耀。

  最後是单纯抓住上帝应许,他表示,耶稣承诺会再来临人间,增加了信仰的迫切感和确定感,於是门徒把握机会抢救灵魂,结果耶稣再来便成了初期教会走出去的动力。他补充,上帝同时应许与人同在,直到世界的没了,可见履行大使命的过程存在挑战,但祂的应许不变,鼓励信徒心存盼望,面对任何环境也不动摇和放弃。

  明年港九培灵研经会讲员分别为:前维真神学院教授庄逊牧师(Rev. Darrell Johnson)主讲早堂研经会丶基督教宣道会北角堂主任牧师萧寿华牧师主讲午堂讲道会丶基督教九龙城潮人生命堂主任牧师(义务)吴振智牧师主讲晚堂奋兴会。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传道故事】

【信.道.灵.心】

【四环九约赏教堂】

【城市心灵】

【平视人生】

【广荫颐养】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记】

【画出深情】

【谁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