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儿童财富观念
培养正确理财责任
第 2787 期(2018 年 1 月 21 日) ◎ 要闻
在充斥着物质消费的世界,金钱的权力和诱惑不容忽视,因此应帮助孩子从小培养正确的理财习惯。宣道出版社於一月十二日假宣道书廊创意坊举办「爱孩子,学放手,但不放人──由理财责任开始」讲座,前小学校长关显彬校长分享财商教育的心得,鼓励家长重视培养孩子理财责任。关校长指出,不少父母认为小孩年纪尚小,不需要太早教导有关理财的观念,然而坊间借贷广告常有误导成分,加上子女又不知零用钱是父母辛苦赚来,潜移默化下可能会歪曲理财观念。再者,家长经常纵容子女形成没节制的生活习惯,变相减少了给他们自我管理和规划的空间。
针对这些问题,关校长提出七大原则方便父母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理财习惯:一丶金钱具有真正的价值;二丶赚钱不易,从切身体会中懂得珍惜劳动所得的每一分回报;三丶让孩子自己安排零用钱,帮他们及早有计画地储蓄和消费;四丶每花一分钱学会多一分思考;五丶储蓄自己赚的钱买心爱的东西更有成就感;六丶让孩子「看得到」父母理财的好习惯(以身作则);七丶带领孩子学习发挥金钱的价值(帮助他人)。
认识金钱价值 培养储蓄观念
此外,关校长表示要让孩子认识金钱的价值,例如父母可让子女知道,透过辛劳工作才能换取一定的报酬,或是适当地请小孩帮忙做家务,藉此体验劳动的辛苦。惟他强调,家长不应用工资或奖赏的形式,以免扭曲小孩对金钱的价值观;给予零用钱方面,应紧守定时定额的规矩,至於数量和周期则可弹性处理。
教导孩子如何使用金钱同样重要,关键在於让他们区分到「需要」和「想要」丶「分享」和「拥有」的不同。他分享与女儿买鞋时,会提出为何购买丶使用期长短和如何支付的问题,希望她养成理性消费的习惯。他续解释,零用钱不仅可以花费,更应储蓄,父母可要求孩子把零用钱一部分储蓄起来,培养积少成多的储蓄观念和独立计画预算的习惯,建立责任感。此外,父母也可教导子女关於非物质价值的重要性,例如到图书馆看书而不是买书,提供多项选择,减少对物质的倚赖。
农历新年将至,有家长在问答环节中,提问压岁钱是否应该给予孩子。关校长回应,压岁钱原意是象徵长辈对後辈的祝福,所以归属权当然是孩子,但是管理权应该是两代人共有的。他建议,家长可与孩子沟通,按五成储蓄丶三成孩子自己使用和两成分享(例如请长辈喝早茶)的比例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