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崇拜
一樣不一樣!?


2777 期(2017 年 11 月 12 日)
◎ 教會觸覺 ◎ 陳韋安博士(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
訪問:鄧展熹(本報記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年八月,破壞力驚人的颶風天鴿襲港後,市民尚未完成善後工作,另一颱風帕卡已緊接於數天後(八月二十七日)再次吹襲香港,天文台隨即掛上「八號風球」。當天為禮拜日,各教會因應惡劣天氣指引安排崇拜,有的如常舉行,有的取消聚會。正當教會各有應變措施之際,社交網站Facebook突然彈出了一個直播畫面,只見一人身處家中,卻穿起筆直的灰色西裝,儀表端莊地在鏡頭前直播講道,此人正是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陳韋安博士。

  難怪他笑言,自己或許是颱風天唯一一位在家中穿西裝的人,更是首次在家中進行講道直播。原來,有基督教組織得知颱風臨近,不少教會取消崇拜,故當日在Facebook舉辦網絡崇拜,內容包括唱詩、祈禱、讀經和講道等,陳韋安博士正是當天網絡崇拜的講員。誠然,因惡劣天氣未能前往教會,網絡崇拜固然是一個配合現今科技的好辦法,可是卻看似違背了聖經中「不可停止聚會」(來十25)的教導,到底經文背後有何啟示?

  敬拜上帝無分地域限制

  陳韋安博士開宗明義指,經文重點是描述信徒在救恩裏的關係,提醒要彼此相愛、勉勵行善,著重信徒間的結連。因此,讀經不能斷章取義,他說:「不要將『聚會』兩個字看成建制上的官方聚會,其實『聚會』不是指教會恆常活動,而是大家維持關係。」他解釋,見面相交可使弟兄姊妹進一步相愛和維繫關係,故經文提醒不要停止聚會,然而崇拜聚會只是維繫關係的其中一種方式,並非指明缺席教會崇拜便等同干犯律法,所以網絡崇拜並不違反聖經教導。

  他續以神學角度闡釋,強調如單純以敬拜角度出發,對上帝敬拜的心應無分地域限制。以德國為例,有拍攝隊每逢主日,都會隨機揀選當地一間教會,將崇拜過程轉播至全國頻道,讓未能親身前往教會的信徒,透過電視參與崇拜。「神學角度上,觀看電視的人也是參與崇拜,因為他們是透過電視機畫面去敬拜上帝,真正view(觀看)的是用心靈去敬拜。」情況與平日在教會嬰兒房,透過電視直播講員分享信息一樣,因此討論重點不是參與崇拜的媒介(如電視、網上平台),而是有否用心敬拜上帝,網絡崇拜也如是。

  網絡聚會或成未來趨勢

  不過他亦坦言,參與電視或網絡崇拜,將難以與人溝通相交,若論到牧養職分,也有其限制。惟他重申,聖經提醒信徒維持良好關係,但並不規限只可於主日崇拜相交,反之平日亦應多關心弟兄姊妹,加上參與崇拜,便能與會友建立正常健康的聚會關係。

  Facebook約於兩年前開啟直播功能,用戶除了可分享個人生活外,部分教會亦以此直播牧者講道,讓會眾透過網上平台即時參與聚會。陳博士形容,Facebook直播是一個特別現象:「它嘗試營造一種真實的感覺,與現場人士共同進行一件事,不管是敬拜還是參與培靈會,這種『一起』的感覺似乎多了一點活力。」他表示,直播敬拜令人更想參與和投入,縱然信徒不在教會,也能有身處其中的感覺;他估計,透過網絡進行聚會或成未來趨勢,教會可思考相應對策,應變時代發展。

  陳韋安博士(建道神學院神學系助理教授)
訪問:鄧展熹(本報記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