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族

2767 期(2017 年 9 月 3 日) ◎ 释经讲道 ◎ 陈培德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太十六21-28)

  经文马太福音十六章二十一至二十八节发生在耶稣行过喂饱五千人和四千人的神迹後,与门徒进入该撒利亚腓立比的一条村庄。在路上耶稣问门徒认为他是谁,彼得直指耶稣是「基督」,主禁诫他们不要告诉别人祂这个身分。祂继而向门徒预言自己将要死,三日後复活,并指斥彼得的拦阻。耶稣随即向门徒说明「跟从主」的真义,就是向我们这些手上拿着「天国钥匙」的人郑重说明「跟从主」的意义,免得有人误解,只因祂的权柄和国度而跟随祂。

  基督徒不是因着「埋堆」的潮流文化而来,而是分别出来属於弥赛亚的「十字架族」。主耶稣给了我们很清楚的说明,要成为属於祂的羣体,根本就是一场争战和受苦开始。我们从四方面来思想:

  一丶 「若……」(24节)

  基督徒配称为「十字架族」,第一步就是要清楚计算代价,然後决定是否跟随主。耶稣叫人来跟从的宣召,是与祂预言自己将要受苦的事密切相连。「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和弃绝……」(可八31)受苦可以是使人同情丶仰慕的悲剧英雄,弃绝则连荣耀和尊贵都失去。受苦和弃绝可以总括耶稣的整个十字架的意义。任何拦阻的尝试,都是出於魔鬼的工作。门徒的被召也是与十字架必须是相连的。「若有人」说明个人有权决定一切,在作门徒的路上行走,中途或又到了另一个十字路口,都可以自由抉择,无人能予以强迫。

  二丶舍己(24节)

  「跟从主」另一个要学习的功课是舍己。这不是一串自我折磨或禁欲,也不是自杀(舍己中也包含自我意志的成分)。舍己是不认自己,只注意基督;不再注意自己,只看走在前面的主耶稣;不再看我们认为难走的路,因祂在前头领路,我们就只管紧紧的在後跟随。其实不仅在走十字架上丶或信仰上要舍己,我们与父母爱丶夫妻爱丶兄弟情丶友情都可能要面对有所舍割,甚至要甘心付出自己的生命!

  三丶背十字架是全然忠於基督的结局,绝非悲剧!

  十字架是可怕的刑具,代表着死亡。另一方面,十字架却是信徒生命与基督相连的唯一入口,如同雅各在後来称为伯特利设坛之处梦见天梯,他指着上帝殿丶天门的入口一样(创二十八10-17)。当一个人成为基督徒,他一方面领受了基督的救恩,另一方面也要服从十字架的律法,成为「十字架」的族类。如同潘霍华所说:「当基督呼召一个人时,祂是叫他来死!」福音动员会创办人韦华也说:「基督召人:来!活!死!」面对「跟从我」的呼召,我们的反应如何?

  四丶「十字架族」的生命观是福音的生命观!

  「生命」是何意义一直是人类千古追寻的奥秘。西方有学者在论生死时曾写下了一段极平凡又深刻的话:「当我出生时,我放声啼哭,四周的人都望着我而笑。但愿当我离开人间时,我能含笑而去,四周的人都为我而哭。」这完全是《徐吁二三事》中「无题的问句」长诗的玄与空!「十字架族」的生命观却全然不同,因生命在基督里有了不一样的意义。生命得失不在今生的赚与赔,而在对来生和属天国度的把握。

  卢云在《颂主慈声》里有这样一篇祷文:「……主,为甚麽我这麽难使自己的心直接朝向你?为甚麽在我能绝对自由地和你丶单独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竟去做这许多小事,让许多我认识的人,占满我的思想?为甚麽我的心向四面八方漫游和渴望那些领我上迷途的东西?……」这正是我们许多「十字架族」人失败的写照!

  陈培德(德慧文化执行长)·圣灵降临後第十三主日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释经讲道】

【品兰集】

【特稿】

【传道故事】

【信.道.灵.心】

【城市心灵】

【家庭牧养】

【平视人生】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记】

【路德的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