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大国
第 2765 期(2017 年 8 月 20 日) ◎ 心灵絮语 ◎ 李碧如
早前到日本自由行,住的酒店供应健康早餐,米饭丶味噌汤丶沙律……简单清爽。一边悠闲进食,一边读报是每天最愉快的开始。多年前学过一阵子日文,如今早忘得七七八八,但读有汉字的报章,大致能猜到内容,所以也读得饶有趣味。那天,一段「自杀大国」的报道引起我的阅读兴趣—— 这片旅人趋之若鹜的乐土,何以生活其中者竟无可恋?据报道,日本是七大工业国中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他们为此成立了自杀对策推进委员会,期望经过商讨制定政策加强支援以降低自杀率。
其中最引人思考的是他们就此进行的调查结果和分析,究竟甚麽人最有自杀倾向呢?答案是无职男性。无职可以是失业者,也可以是退休人士。大概日本男人大半生在职场度过,一旦退下来便顿失所依;而失业者,对注重面子的日本人来说,等同是失败者,两者都难以忍受,难怪成了自杀高危一族。
政策,是冷冰冰的,再好的政策还需要人的配合。我看,与其搞政策,不如从小就教导日本孩子:人生除了工作,还有其他生活,培养多点闲暇嗜好,不论绘画或音乐,退休後逐步圆梦。有梦,哪会自残?至於失业者,需要的支援可能较多,提供再培训丶职业介绍丶失业短期救济,让失业者知道社会不曾忘记他们,这种温暖能抚慰人心,增加活下去的勇气。
日本人似乎特别崇拜死亡,好几位名作家像川端康成丶太宰治丶三岛由纪夫等都以自杀告终,文人性格固然独特,但亦跟日本人自我要求高有关,他们自尊心特重,普遍不愿求助。社会必须营造气氛,帮助人们摆脱失败者的标签,或许,才是对受助者是最实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