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承认制度谘询
了解跨性别者处境
第 2765 期(2017 年 8 月 20 日) ◎ 要闻
政府成立性别承认跨部门工作小组,并於早前发表关於性别承认的谘询文件,就性别承认议题徵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为了让教会了解事件并参与提供意见,公理汇研已於八月十一日,假中华基督教会湾仔堂举行「雌雄如何辨?──『性别承认制度谘询』研讨会」,由性别承认跨部门工作小组成员兼香港大学法律学系首席讲师张达明律师讲述相关谘询文件的内容及主要谘询方向,同时由「触动辅导中心」性治疗及家庭治疗总监程翠云女士则分享辅导经验,分享跨性别人士的心声。
公开谘询 参考各国做法
张达明律师指出,是次的谘询源於终审法院在W诉婚姻登记官案(W案)中裁定,已接受整项性别重置手术的变性人士有权与性别异於其重置性别的人结婚。然而,对於没有接受或未完成整项性别重置手术者,法律上仍未有清晰的性别承认案例,他们同时亦面对其他法律范畴上的困难。
他表示,工作小组是研究全面保障在香港变性人士的法律权利所可能需要的法例和相关行政措施,并作出合适的改革建议。因此性别承认跨部门工作小组现时已开始第一阶段的谘询,是次谘询阶段的基本议题为「应否在香港设立性别承认制度」丶「申请性别承认的人所需符合的资格准则」以及「性别承认的程序」。
他归纳出不同国家对於性别承认采取的做法作参考,其中最自由的做法只需自我声明性别便可,这已被爱尔兰和阿根廷等国家采用;有些国家则不需要跨性别人士进行性别重置手术,但却需要医学诊断,评估证明为性别不安症才可作有关的性别承认;部分国家如英国则要跨性别人士进行性别重置手术;而以香港现有唯一的案例,则需要完成性器官的重置手术。张律师强调,部分国家亦会以跨性别人士的婚姻丶子女状况作为准则,因为如涉及婚姻和子女便会与婚姻法等扯上关系,情况将更复杂。
此外,他亦谈及双轨制的可能性,意指有性别不安症的人士,可能因各种原因或身体状况,未能接受整套完整的性别重置手术,如推行双轨制将他们与已接受整套完整手术者纳入性别承认制度,或能减低跨性别人士在性别承认上的限制。惟他强调:「工作小组目前仍持开放态度,没有既定立场。因此,谘询文件尽可能客观地讨论相关议题,以徵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他亦呼吁公众在十月三十一日(谘询期结束)前发表意见。
释除误解 期望社会包容
程翠云女士则分享跨性别人士的故事及心声,她表示身边跨性别的朋友都是以温和的方法表达意见,并会耐心解释别人对他们性别上的误解,甚至参与不同的访问丶小剧场演出和学校讲座,向外界分享他们正在面对的误解和困难,期望得到社会的了解。
她又提到跨性别人士对於性别承认制度的忧虑,例如担心必需进行性别重置手术才可更改身分证性别,因为手术未必适合在所有人的身体上进行。程姑娘表示,各界思考制定性别承认制度的法律和条文前,可先以同理心去了解跨性别人士的处境,「跨性别人士也是人,他们也努力活好自己,政策也许能减少其生活上的困难,但他们更期望得到社会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