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差传事工联会
刘卓聪履新总干事

2749 期(2017 年 4 月 30 日) ◎ 要闻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差传事工联会成立逾四十年,近十年一直由总干事洪雪良牧师领军。二零一五年,洪牧师通知董事会考虑卸任,经过一轮遴选工作後,终决定由OM世界福音动员会(香港)总干事刘卓聪成为继任人,并於五月起履新差联总干事一职。

  刘卓聪直言自二零一五年,香港整体社会气氛令他感到窒息,甚至担忧宗教自由将受影响,教会和宣教工作被收窄。去年一月,他与太太去看电影《十年》,「如果电影所讲的并非纯属虚构,十年後香港会怎样?宗教和宣教的工作未来会是怎样?」他带着这一堆困惑,问自己在香港社会中的角色应是如何。

  其後,他到了泰国清迈参与静修营,重读到耶稣在风浪中对门徒说「你们放心!是我,不要怕!」,他有感自己过去身处在风浪中,愈是害怕愈想躲在安舒区,令他反思是否是时候应该为主承担更多,亦重燃了「简单顺服」的事奉初心。回港後,他在差联的遴选委员会会议上看见自己榜上有名,他回想:「如果没有静修的经历,我肯定会说『唔好玩啦』。」但那刻他没发一言,辞去了召集人和主席的职务,通知教会丶家人和同事一同祷告寻求,最终答应接任差联总干事。

  推动青年宣教

  差传事工联会过去一直推广差传使命丶提供差传教育与促进各差会及教会的合作,近年更举办「恩临万邦运动」推动青年宣教。刘卓聪的上任难免令人猜测差联是否有意更进一步推动青年宣教工作,他对此不置可否。他说,尽管过去差联积极推动青宣,去年宣教士平均年龄仍高达47.8岁,为历年之冠,「参与青宣的人很多,但投身宣教人数并不多。」他认为这不等於青年人不愿意去宣教,而是差会和教会给予年轻人的机会仍不足够,例如差会未能提供足够工种及督导人才作背後支援。

  「新一代是很好的材料,但需要循序渐进。」刘卓聪始终认为青年人是最适合宣教工作的一羣,他期望华人教会和差会可以融合西方宣教的智慧,帮助青年人提早起步。他指出,西方宣教士多於二十岁出头就加入工场,继而持续进修将福音处境化,同时在工场生儿育女,当子女踏进初中阶段时,宣教士就会出国再进修,再回去担任管理训练的职务;而华人差会一般要求宣教士有一定的牧养和神学经验,以致宣教士出工场时年龄已届四十。

  他认为年轻人拥有更多「撞板」的本钱,年轻人即使在工场「撞板」累累,仍会较有经验人士更易获得包容和接纳,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不跟新一代讲宣教,他们的人生很快被外间不同经历所吸引,可能是物欲,又或是从政等等,忘却了人生可以有『天国』这项选择。今日教会的年轻人就只有这麽多,所以我们刻不容缓。」

  加强教会教育

  谈到差联的发展,刘卓聪不讳言过去较侧重差会,他期望未来可以做到「七成教会,三成差会」。他直指香港教会有些已发展了近三十年差传工作,同时有些仍未有常设差传事工,他期望更好发挥差联的平台角色,透过整理各差会的资料,教育教会关注宣教工作,「每一个差会都有重中之重的地方,例如两丶三个重要国家丶民族,经过整理後再向教会传递,认领关心的羣体。」

  过去不少教会举行访宣,但有报告指访宣未能带动信徒进一步参与长宣,「八十年代教会也常到澳门访宣,花费不少人力物力,但却毫无起色。」刘卓聪认为,教会应在访宣中加入更多教育成分,如认识昔日宣教士丶当前面对的宣教挑战,以致可以展望将来。「教会必须要慎防访宣变成属灵旅行团,更应善用弟兄姊妹的假期作差传教育工作。」他计画差联未来更多善用香港的地理优势,推动更多本土异文化的工作,提供体验式的学习,同时作为信徒长宣的准备。

  「我相信宣教是一个团队,差者和传者不能分割。」在未来,他希望进一步令教会明白到後勤支援的重要性。他坦言随着时代变迁,今日差会需要更专业的人参与其中,如招募宣教士需要特殊的人力资源人才,保护宣教士资料需要专业的资讯科技人才,网络的发展对传讯同工的要求愈来愈高,而且需要更多熟悉不同地方政策的专才协助管理,他强调教会应鼓励更多人献身参与差会後援工作,以及在金钱上支持前线和後勤同工。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传道故事】

【信仰通识】

【信.道.灵.心】

【城市心灵】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智慧男本 】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记】

【路德的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