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之旅」圣经展
三月下旬圣安德烈堂展出
第 2741 期(2017 年 3 月 5 日) ◎ 要闻
今日信徒读圣经只需要打开印刷本,甚或至手机版,随时随地都可阅读。然而当初圣经经卷是透过各种形式抄写和保存,方从古代流传至今。「感动之旅」圣经展将於三月二十三日至四月十一日,在尖沙嘴圣安德烈堂免费向公众开放,届时将展出七十五件展品,其中包括昆兰死海古卷抄本丶纳什蒲草纸抄本丶妥拉卷轴,亦有流传於中国的以斯帖卷轴等珍贵圣经抄本。
「感动之旅」圣经展(The INSPIRED Exhibit)将分为十个主题,展出如昆兰死海古卷抄本《弥赛亚的兆头》丶《红海之歌》丶《大以赛亚卷》;纳什蒲草纸抄本丶妥拉卷轴以及早年印刷版圣经页面等,亦有实物大小古腾堡印刷机。「即使我们读了多年圣经,生命亦已被转化,但很多人仍不知道圣经的由来。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发现早期文本与现存所读的文本内容是一样,即使经历多少次形式上的转变,内容仍然不变。」展览营运总监David Addington 说。
展览旨在让人们认识圣经是如何编写丶编译和保存至今。印刷术普及之前,历代圣经经卷以人手抄写,以不同语文写在皮卷或古蒲草纸上流传,然而,世界各地均保存了圣经,内容亦与今日信徒手上的印刷版极为相近,足证整部圣经是由上帝的感动所写成。
是次展览由美国机构「感动之旅圣经展」主办,执行董事Scott Carroll 指出,「大部分的展品未曾在亚洲展出过。」他特别介绍关於中文圣经由来的部分,展品包括人手抄录的广播圣经,是由共产主义革命期间,因禁阅圣经令许多圣经被销毁,广播员透过无线电诵读圣经,该抄本由听众每天凭记忆抄录而成;此外,在意大利制造的小型以斯帖记卷轴(Megillah),曾於一七九四年在中国售出,辗转售予巴罗,送到中国,最终由英国驻华大使买下,今日则将在香港展出。
David Addington希望透过展览凝聚不同宗派教会,「香港有众多宗派,但我们共同相信圣经,希望展览能有助转化教会合一,不论是国际还是华人教会。」除了展览外,他们亦会举行多个晚间专题讲座,由本地及海外讲员讲解圣经信息,同时特设学校导赏团,向青少年推广圣经撰写及保存的历史故事。他们更将展品结合经文,编写成《感动之旅—预苦期四十日灵修》册子,并提供电子版予信徒下载。
展览於去年七月起已开始筹备,他们坦言首次在亚洲举办展览,过程并不容易,单是场地选址已面对挑战,他们感恩圣安德烈堂愿意迁出崇拜及聚会三星期,期间更一度有婚礼要改址进行,在多方配合下终成功将圣安德烈堂化身成博物馆。此外,因为抄本分布於世界各地,运送过程挑战重重,馆藏中国的抄本更需要亲手付运。面对展览即将开始,David Addington坦言需要招募七十五位义工协助讲解等职务,惟现时只有二十五位义工,他欢迎信徒一同参与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