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人心所需的耶稣
第 2725 期(2016 年 11 月 13 日) ◎ 教会之声 ◎ 叶亮星
二十世纪初,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八住在城市里;二十世纪末,全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住在城市。我们努力传福音,也要策略性地传福音。在普世宣教的「大使命」里,城市宣教是不可忽略的一环。座落於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被选为全世界生活指数最昂贵的城市,甚至有人夸张形容香港千万富翁的人数从香港排队到广州。当然我们也清楚香港的贫富悬殊也是全世界排第一的。大部分的财富集中在一小撮人手中,许多人连基本的栖身之所也难求。一般人可能因此产生了仇富的心态,但是表面上看来这些富有的香港人物质生活丰富,内心却是非常空虚的,求主怜悯,赐他们悔改的心,能够体恤到贫穷人的需要,而乐於回馈社会。正如耶稣怜悯税吏撒该一样。(路十九1-10)撒该,职业为税吏长,等同今天香港的税务局局长这职级,可谓财雄势大的财主。依附当权者的势力,谋得官职晋身社会名流,具身分地位丶财源自然地滚滚来,但是他却得不到人民的爱戴,原因是他以徵税为名,实以滥收税项为实,向人民徵收过高的税项,压榨民脂民膏,中饱私囊。纵使人民都知道税吏的敛财技俩,只是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而委屈求存。背後却十分痛恨这些自私自利,只顾肥己而不顾人民生死的官长。由此可见,撒该的价值观乃视钱财如生命,视人民为粪土,宁愿置身於与人民对立的局面,导致自己声名狼藉,神憎鬼厌,这是多麽的不智啊!
撒该作为行政高官尚且如此,虽然没有「廉署」的干预。也似乎不是一般民众所接纳的,然而却又成了一般民众的价值观的导向。
试观今日香港,虽然没有撒该的明目张胆的官员,但众所周知的,在地产丶金融丶商机的主导下,都成为香港人心的趋势。
在贫富悬殊愈来愈两极化中,昔日的「狮子山下」一曲,成了明日黄花。特别在楼价飈升中,「安居乐业」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未能「安居」,何以「乐业」呢?
特别在青年一辈,更成为人生的迷茫与疑惑。甚至不能与家人共商,恐妨为家人带来不安与歉疚。
正是有谁知我心呢?
耶稣昔日在桑树下经过,一句「撒该快下来」,给撒该带来一个价值观的翻天覆地的改变。
今日,耶稣岂是与我们擦肩而过麽?让耶稣透过教会,让迷失的人性中重寻人生的意义,生命彻底改造和更新。
心灵满足不在乎家道丰富,乃在乎心中有耶稣。耶稣比普罗大众有先见之明,祂察觉撒该心灵空虚和缺乏安全感,以赚取金钱作为自身的保障。惟有耶稣才能够解决人心灵空虚,使人明白人生真谛,追寻永恒的实在。让信仰不是教会的空谈,而是落在人生的机要关怀中。
叶亮星(中华基督教礼贤会香港区会区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