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回忆的翅膀去书写
第 2705 期(2016 年 6 月 26 日) ◎ 阅读起动 ◎ 赖子通
有些托腮凝视,有些殚精竭思,或仰望天花,或俯视地板……他们都竭力展开回忆的翅膀,飞入自己历史的长廊,然後把要追忆的片段,重现纸上。近六十位的基督徒,於初夏四月聚首於突破青年村,参与由基督教出版联会主办的「2016基督教文学回忆书写营」。以朗诵黎海华老师的诗剧《大渔夫的话》作为序曲,重现彼得那夜鸡鸣前後的矛盾与追悔,也揭开莫非老师传授「记忆书写」的序幕。老师指出,上帝透过我们的故事,向我们说话;属灵回忆能找出生命的意义和在上帝故事里的角色。我们可以和上帝一起合写我们的故事,朝祂引导的方向去规画生涯。
老师要我们画出「家」的泡泡图,也画下儿时印象最深刻的房间,重绘家庭的秘密,寻回童年时的属灵经历。回忆像电影蒙太奇的拼贴组合扑面而来,再次认识自己从原生家庭所塑造的性情,从而切割丶转变和重整。我们学晓以波浪线显示人生的高山低谷和平原,从而窥视上帝如何带领自己。学习紧凑但有趣。我们又回望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曾经如何对我们启发丶感染丶塑造,甚至折损。
几天来我们随着老师一锄一锄的挖掘自己的黑洞,逐渐暴露出人对我丶我对人的伤痕。不少营友在练习中黯然泪下。老师引用Rimi的说话教导我们如何看待伤痛:「哪里有废墟,哪里就有宝贝。」欲卸下伤痛的包袱,就要学习用语言来「除魅」,用说故事来重新诠释伤痛。在书写伤痛故事练习中,我们梳理出某些重大伤痛的原因丶後果丶对方的理由丶我可能有的责任。不要让伤痛控制自己,用宽恕代替报复,在伤痛中发掘属灵的洞察。
经历「伤痛疗愈」,营友从教室走到青年村的草坪,远眺吐露港小岛默然,八仙岭羣峰起伏。忽地轻风拂面,一种安闲自得的轻省,从心底深处油然升起。今年是我连续第四次入营了,期待明年你也同来,享受这精采的文字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