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孩子一个美好世界

2705 期(2016 年 6 月 26 日) ◎ 心灵絮语 ◎ 李碧如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十万水急》很好看,导演以黑色幽默拍沈重题材,引人大笑之馀又不禁思索,思索人类的愚蠢与荒谬。

  一九九五年的巴尔干半岛战火纷飞,一个水井里发现浮尸,要把尸体捞起,居民才有乾净食水,重要关头绳子却断了,找寻合适长绳成了援助队的首要工作。长绳在那里竟是稀罕事物,援助队员六个人,驾着两部车子在蜿蜒山路上东奔西跑,让观众跟着他们慢慢看清巴尔干半岛的哀歌。

  车上六个人都是戏中重要成分,但其中的小孩尼古拉,却最能带出战争的悲惨与荒谬。他因为踢足球与人争执,几乎被车子撞倒,他告诉救援队长马布鲁父母为逃避战火远走他乡,把他寄养爷爷家,还说自己家中有长绳,顺道可以取回家中足球。救援队尽管一试载尼古拉回家。

  当车子慢慢驶进村落,镜头从高处俯瞰,观众可以看到村子本应人烟稠密,但现在却如一片废墟—到处颓垣败瓦,人迹全无。尼古拉的家门前有头凶巴巴狂吠的狗,长绳就系在它颈上,救援队用了镇静剂香肠来喂饲,丝毫无损其凶狠,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动物比人适应能力强多了。这一幕引得观众哄堂大笑,但接着却立即面对巨大的悲哀—尼古拉的父母其实已经被害,尸体就悬挂在破败的屋後。

  导演以一张一弛的手法,让观众体会战争带给人类的痛苦。於是,不禁想起日本童书作家小林豊的《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讲的虽是阿富汗,却跟电影何其相似,种种痛苦都由野心家成年人造成,恶果却由无辜小孩承受。

  《十万水急》这个片段以尼古拉的遭遇迫使成年人思考,怎样才能还孩子一个美好的世界?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性」在反思】

【传道故事】

【信仰重寻】

【各司其职】

【城市心灵】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明心见证】

【牧心世情】

【道在人间】

【阅读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