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放弃行善

2679 期(2015 年 12 月 27 日) ◎ 文林 ◎ 梁丽平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上午十时左右,我乘搭马铁前往教会参加主日崇拜。进入车厢後,看见有许多座位空置,於是找了一个近出口的位子坐下,然後拿出随身携带的一份月报来翻阅。「癌症单亲妈妈女儿换肾无期」偌大的标题赫然眼前。

  据报道,一个从小患肾脏病的女孩,自幼父母离异,母亲要独力养育三个年幼的女儿。面对种种的压力,母亲不幸患了末期癌症。

  而一向成绩优异的女孩,今年转到国外读大学并获政府资助全部学费。遗憾的是,她最近因身体极度不适,求医时被诊断两个肾脏的功能完全停顿,必须立刻洗肾来维持身体正常运作。

  眼见母女俩面对庞大的医疗费用,以及迫在眉睫的经济困难,某基金会发出呼吁,希望读者伸出援手,捐助善款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

  「要帮助的人太多了,我的能力有限。」不知怎的,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时,我的心竟然躁动不安起来──一种由良心发出的愧疚之感油然而生。

  「人若知道行善 ,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加六9)圣经的教导犹如当头棒喝,把我从灵性的沈睡中敲醒!

  在那一刻,我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未几,听到一把微小却温柔的声音∶「孩子,这是妳的邻舍。作在她们的身上,就是作在我的身上了。」

  「好吧,明天寄一张支票。」作出回应後,我的内心不期然地充满着平安。

  执笔至此,一个骨瘦如柴的身影忽然在眼前晃动起来。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上,晨运时看见一个年约六十四丶五岁的男人在练气功。当时有七丶八个人围观,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也趋前凑热闹。

  过了许久,那个练得满头大汗的男人,一边拿出手帕抹汗,一边向我们解释那是一种治癌症的气功。他自称是独居老人,谓两年前患了肺癌,没有接受昂贵的标靶药物治疗,只服食中药和练气功来舒缓病情;还说有些相熟的街坊获悉他每月三千多元综援金仅够应付基本的生活开支,都自发捐钱给他。

  由於当天适逢是小组聚会,因此担任组长的我向组员发出「按感动作爱心捐献」的呼吁。殊不知有位姊妹提出质询∶「妳认识他有多久?妳不知道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骗子吗?我们不能为一个素未谋面且不明来历的人募捐嘛。」

  望着她那副心高气傲的样子,我一时不知说什麽好。

  一星期後,那位姊妹告诉我,说她在电视上看到记者报导那个男人的苦况(我和一位姊妹探访他後转告有关消息),令她为自己的妄下判断和塞住爱心感到羞愧……

  爱心,是对神教导和感动的回应。既是回应,便与行动有关。神是良善和慈爱的,来自祂的感动当然也是美善的。圣灵住在我们心中,指引我们行事为人,也成为我们随时的提醒。只要我们有一颗敏锐的心,细察身边的人和事,就会看见许多行善的机会。

  「一杯凉水给小子,勿以善小而不为。」愿与读者共勉之。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过从前】

【亲密关系】

【传道故事】

【城市心灵】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爸爸刘言】

【牧心世情】

【经典看人生】

【香港教会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