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说起—贫穷线

2679 期(2015 年 12 月 27 日) ◎ 一起走过从前 ◎ 余妙云

分享: 电邮推介 电邮 :: 脸书推介 脸书 :: 推特推介 推特
 

  自二零零零年以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开始定期公布香港贫穷线,计算方法为香港市民整体入息中位数的一半。一直以来,香港政府都不肯制定贫穷线,後来在各方压力下,终於在二零一三年确立官方贫穷线,定於家庭入息中位数的百分之五十,按当时贫穷标准,香港共有132万贫穷人口,贫穷率为19.6%,因应低收入家庭有获政府援助,如综援丶伤残津贴或车船丶书簿津贴等,扣除这些援助,贫穷人口减至102万。其後政府每年更新贫穷线,并藉此了解贫穷情况,评估政策成效及引导政策制定等。贫穷线是社会公认的最低基本生活标准,因此政府就有责任照顾那些生活於贫穷线以下的市民。

  在二零一五年十月扶贫委员会高峰会上,林郑月娥司长公布二零一四年香港贫穷情况,与二零一三年比较,政策介入前的贫穷人口仍为132万,政策介入後,二零一四年的贫穷人口减至96万。而一人家庭月入3500元,二人家庭8500元,四人家庭16,400元,六人家庭18,800元,月入低於以上数字的相关家庭被视为贫穷人口。扶贫委员会也公布了不同社羣的贫穷境况,其中最受关注的是长者贫穷问题,以及一人住户的低收入人士。而深水埗丶葵青和观塘仍是最贫穷的区域。

  当特区政府因为贫穷人口减少而自满时,我们不禁要问:当一人家庭以3,500元作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时,他可以怎样生活?若他居於公屋还好,否则租住劏房,租金丶食用丶水电丶交通费等开支已显拮据,今日市民的生活开支不断上升,已超所得的福利,贫穷人的生活依然叫苦连天,蜗居丶执纸皮丶夹缝生活丶高温酷热丶露宿问题依然恶化。很明显地政府贫穷线的制定只以收入为量度贫穷情况,忽略了收入以外的需要和关顾,例如物价高涨丶开支增加,人际关系的建立,生活的保障和权利,稳定而有尊严的生活,灵性的盼望和满足,以致能在信心和有安全感下生活,这都是在量度贫穷时要关注的,这关系到全人身心灵的需要。因此政府应该设法减轻基层在住屋丶交通丶食品价格上的开支,打击垄断。

  对教会而言,扶贫是上主的命令,也是上主慈爱与公义的彰显,是不能推卸的使命,期盼教会能践行推动,以身体力行的活出使命,效法基督的三重职事:宣讲丶教导和医治,叫人身心灵都得到饱足。在援助以外,更需要得回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二零一五年又到尾声,展望新的一年,期盼教会领袖能检视教会的预算和收支:有没有参与为贫穷人而设的项目上? 有没有将更多资源放在贫穷人身上?惟有多方合作,积极参与服侍,才能叫社羣得着生命的转化。

【要闻】

【教会之声】

【诚心所愿】

【文林】

【释经讲道】

【品兰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过从前】

【亲密关系】

【传道故事】

【城市心灵】

【心灵絮语】

【教会丶机构短讯】

【爸爸刘言】

【牧心世情】

【经典看人生】

【香港教会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