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语问苍天》
第 2679 期(2015 年 12 月 27 日) ◎ 经典看人生 ◎ 许立中
「当我们依赖上主,信靠祂的灵将我们模塑成祂的形象,真正的盼望就在我们里面成形。『不至於失落的盼望』。我们确实可以因着受苦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痛苦,无论在当时看来是如何毫无意义,是可以被转化的。在受苦的当下,上主在哪里?祂在我们里面—不是在令我们受苦的事物当中—帮助将坏事转化成为好事。我们可以稳当地说,上主可以从邪恶中带出美善;我们不能说的是,上主运用邪恶希望带出善果。」从贫说起菲腊杨思,《无语问苍天》十多年前,我翻译了作者的《灵魂幸存者》。更早之前,我读了他的《无语问苍天》。我当时是个编辑,甚至取了他的姓氏作为自己专栏的笔名,最近才有机会向他交代。幸或不幸,日後他的着作被翻译成为中文的时候,却没有用上这个更为幽雅地道的中文名字。早前他再经过香港,透露此行在东南亚演讲,主题仍然是苦难。
人往往以苦难去诘难基督徒丶质问上苍。我倒在想,是不是没有上主,痛苦就不再成为问题?「我们感到痛苦是一种暴行;耶稣也是,这也是祂行神迹医治的原因。在客西马尼园,祂并没有祷告:『我为这个受苦的机会多谢你』,而是逼切地为了能够脱难而哀求。然而,祂愿意为了一个更高的目的而经受苦楚。到最後,祂将那个艰难的问题(『倘若有甚麽其他方法的话…』)交托父的旨意,信得过上主甚至可以用祂的死这样的暴行,去成就美好。」
只是一些敬虔的信徒,往往矫枉过正地将苦难视为上主让我们学习的机会。我们经历的伤痛,背後都一定有个理由或原因。但会不会并不是每个苦难的背後都一定有个「教训」或「功课」。譬如,一个致命的灾难,能让已经身故的牺牲者学到一个怎样的功课?作者指出,「或许上主并不是当我们每一次受伤的时候,都要向我们说些甚麽。伤痛与苦难是我们这个星球的组成部份,而基督徒并不被豁免。」
对於苦难的问题,上主并没有打算向我们晓以大义,要求我们拿出更大的信心,打脱门牙带血吞。祂却选择来到这个苦难的尘世,住在我们当中,印证恩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