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亚德》
第 2643 期(2015 年 4 月 19 日) ◎ 经典看人生 ◎ 许立中
「何必为我如此悲伤?没有人可以逆乎我的命运,将我抛落死亡。而命运?从来没有活着的人逃脱过它,无论是勇敢的或是懦弱的,我告诉你 —从我们出生的那日开始,它就伴随着我们。」 (荷马,《伊利亚德》)
命运,是大部分希腊悲剧的主题。事实上,大部分荡气回肠的古典文学甚至音乐,都免不了涉及渺小浮生对抗无情的命运。
中国道家对命运的理解,是不徇情面丶以众生为刍狗的「不仁天地」。希腊神话的诸神,却是一些容易被人惹怒或被罗致去播弄人间命运的神祇。简单来说,他们只不过是跟人一般性情,却对人们操着生杀大权的神灵暴君。而一般人对命运的理解,往往就在这两个极端之间。
近年坊间流行「知识改变命运」。毋庸置疑,从一个功利的角度,知识确实是人们循着社会阶梯向上流动的有用工具。但我们更为熟悉的,或许是「性格决定命运」。
我们常常听人说:你未必可以改变你的际遇,却可以改变你面对际遇的态度。事实上,我们的经验可以印证,态度的改变,往往会对际遇产生微妙的变化。我们确实可以刻意调整自己对个别事情的态度,去影响事情的发展。
可是我们的性格取向,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基本态度反应,却不是我们的选择,而是生命的预设。荷马说「从我们出生开始,命运就伴随着我们」。而从我们出生就伴随着我们的,正是我们的性格。「没有人可以逆乎我们的命运,将我们怎麽样」,正是这个意思。我们遇到的,说到底都是我们应得的。性格支配命运,往往超乎我们想像。
雅各拉着以扫的脚跟来到世界,就预示了雅各的性格,和兄弟间日後的关系。保罗的神学解读是:「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做出来,只因要显明上帝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罗九11)
在社会强调个人自由丶努力的当下,让我们心存谦卑,认识自己的内在定限,承认「敬畏耶和华」才是智慧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