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数载点滴记神恩──兴田浸信会
第 2630 期(2015 年 1 月 18 日) ◎ 联会新会堂巡礼 ◎ 本刊记者
牧养留学回港青年 张递恩传道表示,当年有一羣青年到澳洲留学,在澳洲决志信主,回港後,找不到合适的教会。适逢在澳洲牧会的谢任生牧师亦回港事奉,目睹迷羊的挣扎,便招聚他们定期举行崇拜聚会,因而建立了该会的主要班底。其後得兴华浸信会的协助成为母会,建立基址,取名「兴田福音堂」。在母会协助下,借用荔枝角道的爱羣社会服务处陈德生纪念老人中心,作为聚会地方,遂於一九九五年正式开始聚会。 兴田福音堂初期,只有十多二十人聚会,在有限的资源下,仍坚持每主日举行崇拜聚会。当时主要由谢任生牧师担任牧养,并得谢余悦群师母与宣教士史百川教授伉俪协助,并有母会兴华浸信会主任黄述均牧师的支持。其後人数稳步增长,於一九九六年正式开设基址,翌年聘得阮文俊牧师担任部分时间同工,一九九八年再聘得黄德光牧师担任全职堂主任发展圣工。 因神恩领自立堂会 兴田浸信会由当初借用地方聚会,後来自置物业。张传道认为,除了靠神供应,亦倚赖弟兄姊妹的配合及母会的支持。由於当年借用老人中心有不少的限制,加上福音堂人数与圣工稳步发展,财政亦开始独立,於是便全力预备购堂。张传道娓娓道来:「购堂由祷告等候丶计画筹备,以致购物装修,过程颇为漫长。因着神的恩领,最後终於在二零零二年三月,以二百多万元购置现时的会址,其中约百分之五十经费是由兴田家的弟兄姊妹筹得,其馀主要是从母会借来的。若不是神的供应,这一切都不会成事!」 蒙神恩领,自搬迁至新会址後,随即便成立教会,成为浸信会教会团队的一分子,兴田福音堂於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十七日正式自立,成为一独立教会,定名为「兴田浸信会」。由立会至今,曾经得到黄德光丶黄述均丶杨启毅及谢任生牧师担任主任牧师牧养羣羊。现时则由堂主任张递恩传道带领教会,并有女传道张周惠卿姑娘及半职干事吴丽婵姊妹配合同工。 张传道表示,该会会友名录超过一百一十多人,但基於离世丶移民丶转会及有部分年老需要居住於护老院的年长会友等原因,现时仍稳定回主日崇拜聚会人数约有四五十人。除了有少部分是来自深水埗的街坊外,其馀的都是散居於香港丶九龙及新界各区在澳洲留学回港的信徒及其家属。当年的留学生至今已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并且大部分已成家立室。 盼望积极领人归主 张传道分享,二零一四年是「培育年」,堂会主题命为「培育灵命,建立神家」。除开设主日查经班外,亦於暑假期间举办读经营,鼓励弟兄姊妹将信仰扎根於神的话语中,与神建立密切的关系。二零一五年是「使命年」,将配合香港浸信会联会主办的联合布道大会,带动弟兄姊妹认识差传事工,关心未信主的亲朋好友,为他们的信主恒切祷告,并於适当时机带领他们归主。至於二零一六年及以後的方向与计画亦应继续以四个属灵的向导,包括:相交丶敬拜丶培育及使命来运作。 在该会事奉了接近四年的张传道,将於二月底离任。他坦言:「在牧养的过程中,这里的会友给予我最深的印象是,基於各人相识多年而关系极之密切,但亦因班底大部分是澳洲回流的背景,故成了日後发展的障碍。」「至於最欣赏的则是,他们很看重主内的情谊。然而,需要鼓励他们做得更好的是,努力打好灵命的根基和广传福音,积极带领未信主的亲朋好友归主。这样,才能达致向下扎根丶向上结果的效果。」张传道补充道。 张传道离职在即,仍感忧心的是,该会因为年轻人的断层之故,深深影响教会的发展及欠缺动力。至於下一代的小朋友亦多会因父母对他们接受教育的想法,将会回到澳洲升学,这亦会成为教会未来的隐忧与危机,盼望各信徒在祷告中记念。另外,张传道提到,该会需徵聘新的堂主任,求主预备合适的人选,并加能赐力给馀下的传道丶半职干事同工和执事值理们。 访问尾声,张传道表示,兴田浸信会於二零一三年秋季加入联会成为会员堂,主要是因为藉此教导弟兄主内合一的精神,深信能够与众教会羣策羣力,在推动许多圣工或回应社会议题上更能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