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爆的政治炸弹
第 2608 期(2014 年 8 月 17 日) ◎ 新闻捕手 ◎ 罗杰才
台港两地连环爆破政治炸弹。台湾高雄气体大爆炸,表面上这是一宗「意外」,其实是一桩人祸。因此新闻界立即触觉到台湾蓝绿阵营如何处理责任谁属和怎样对应,并且推断会影响未来总统大选的选情。可见此事的深层,实在有如地下管线的隐蔽与交错。香港方面,黎智英的「银弹」爆破,也许是刻意针对泛民的袭击,接受捐款者亦反控这是对争取民主普选的攻击行动。但由於事实俱在,而且几位受款人过往常常义正辞严,对相关问题声色俱厉。如今确实难以说辞。这似乎正应了圣经所说: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太十26);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路六31)。政治的攻奸当然不可取,但几位平日得寸进尺,下手不留情,如今自陷网罗,恐怕脱身不易。
台湾的爆炸,虽然导至多人死伤,经济财產损失重大,而且揭露了整个城市潜藏的危机,本该触发另一场政治爆炸。但灾难当前,而且高雄是绿营基地,执政的国民党更要以救灾為先,不敢借机政治操作,免有民意反弹。因此绿营在这次灾难中如果善后得宜,政治的损失或许不会太大。
香港的「银弹」爆在泛民的核心地带,如果处理不宜,民主版图肯定会被炸掉一大片。其实直至现时所披露的资料,如果对应得宜,杀伤力仍然有限。但观乎几位涉案者的表现,似乎正中爆料人的设计,就是不断否认,企图密封。将来一旦爆炸,后果实在不堪设想。
台湾的爆炸现场已无悬念,当下是蓝绿比赛如何更好恢復民生秩序,以增加政治本钱。但香港的爆炸,肯定会继续有来。
地下的丙烯(石油气)洩漏,如果散了就不会构成危险,洩而不散,积聚愈多,危险愈大。香港的政治人物,难道真的要向台湾取经?